人的胃有两个门,一个是与食管相连叫贲门,即胃的入口,另一个是与肠道相接的叫幽门,即胃的出口。婴幼儿贲门比较松驰,关闭不紧,易被食物冲开。当胃内食物稍多时,就会冲开贲门而倒流回食管。幽门关闭较紧,容易受食物的刺激而发生痉挛,使出口阻力更大,食物通过缓慢或难以通过,食物则由幽门处反流到贲门处,破门而出,孩子就会吐奶。另外,婴儿的胃呈水平位,胃的容量小,存放食物少,同时也容易返回到贲门处。即使在正常情况下,如进食过多,吃奶后立即平卧,乳汁也容易冲开贲门,经食管返至口腔,造成吐奶。如果孩子偶尔吐一次奶,精神很好,就不用紧张。如每次喂奶时均吐,并且吐奶量比较大,可能胃肠道本身有问题,也可能其他系统有病变存在,应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吐奶是婴儿最常发生的一种毛病,尤其是六个月以内的婴儿更容易发生。这是因为婴儿的肌肉还不够发达,收缩力很不够,在胃与食道相接之处还不能关闭得很紧;同时,婴儿胃的位置还不是倾斜的,几乎是横位,因此奶容易向两端流动,特别是在胃中奶汁过多或活动激烈时,更容易向两端流动而引起吐奶。虽然婴儿具有这些生理特点,但如果我们经常注意下列几点,吐奶是完全可以防止的。喂奶的姿势要正确。喂奶时宜将婴儿的头稍抬高一些,并用食指和中指捏住乳头,其余的手指按住奶的下面,以防止乳汁流出过速。采用胶奶头喂奶时,开的孔眼不宜过大,最好开两三个小的孔眼,这样乳汁就不会流得太快。喂奶要定时定量。如果喂的量过多或两次喂奶时间太近,胃因过度膨胀而容易将奶吐出。每次喂完奶以后,将孩子轻轻抱起,让他伏在母亲的肩上;同时用手轻轻拍孩子的背部,这样,可将吃奶时吞下去的空气赶出来,不致引起吐奶。喂完奶以后,不要逗引孩子嬉笑或运动过甚,最好让孩子安静入睡,睡的姿势宜采用右侧卧位,以避免压迫胃部而引起吐奶,孩子的身上,也不要压得太重,衣着和包裹不能过紧。如果孩子是因为伤风或患了其他疾病而发生吐奶,就应该及时请医生诊治,病治好了,吐奶的现象也就不会发生了。
婴儿吐奶的对策
有些婴儿在吃完奶后,变动体位或刚躺下,就会马上吐奶,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为溢奶,是一种生理现象。这是因为婴儿的胃成水平状,一变动体位,使胃无法保持水平位置,就会发生溢奶现象。请不要着急,等婴儿长到六个月以后,就自然会好转。不过有些婴儿不论躺着或抱着,每次吃奶以后十分钟左右就会呕吐,这种现象大多是由于幽门痉挛引起的,胃的上端叫贲门,下端称为幽门,幽门痉挛使乳汁不能顺利地流入十二指肠,就会出现呕吐。对这种情况,有两种控制方法:一是每天给宝宝吃一两次米糊,因为米糊比乳汁浓度高,且都是半流汁,可使幽门受重力作用而松弛,这样呕吐就不容易发生。二是在每次喂奶前十五分钟给婴儿吃一至二滴一比二千的阿托品溶液,然后再喂奶。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药物价格也不高,而且很容易买到,一般儿童医院都采用这种方法控制婴儿吐奶,效果比较满意。还有一种比较少见的情况,婴儿每次吃完奶马上就吐,而且不论是改变体位、改变饮食、使用药物都不能使症状缓解。如有这种情况,可以检查一下,如果在婴儿胃的上部、中部偏右处摸到像红枣大小的硬块,那么小儿可能得的是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就必须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了。
文章整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