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董天意 每经实习记者:刘曦 每经编辑:裴健如
多家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开始调整。
近日,德国汽车零部件巨头采埃孚宣布,预计将在2028年底前,将其德国员工人数从目前的5.4万人,逐步削减1.1万人至1.4万人,约占其德国员工总数的四分之一。
据悉,采埃孚此次战略调整的重点之一就是其电驱传动技术事业部。采埃孚方面指出,此次计划旨在降低、提升竞争力,根据疲软的市场需求调整产能,并为公司在电动化领域的未来发展腾出资源。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德国乘用车市场实现了5.4%的增长,147万辆,但其中电动汽车销量同比下滑9%,为27.37万辆,市占率也由去年同期的近25%下滑至18.6%。另据德国知名咨询公司Falkensteg公布消息,2024年上半年,德国有高达20家年收入1000万欧元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申请破产。
多家汽车零部件巨头“瘦身”
公开资料显示,采埃孚集团于1915年,是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主要业务涵盖了乘用车、商用车以及工业技术的移动性和系统。目前,采埃孚在全球拥有约16.9万名员工,在全球31个国家的160多个生产基地设有业务,2023年营业额达466亿欧元。
最新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采埃孚销售额为220亿欧元,接近去年同期水平;调整后息税前利润总额为7.8亿欧元,调整后息税前利润率为3.5%。,截至6月30日,采埃孚流动资金为75亿欧元。
采埃孚方面,考虑到市场态势,集团将2024年的销售预期调整为425亿欧元至435亿欧元之间,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率保持之前预期,在4.9%至5.4%之间。
实际上,截至目前,已有多家跨国零部件供应商宣布消息,佛瑞亚集团、大陆集团、博世等。截至2024年7月底,宣布的全球大型汽车零部件厂商有数十家,合计人数已超4万人,主要覆盖德、法等欧洲国家。
早在今年2月,法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佛瑞亚,计划开展为期5年的新“EU-Forward”计划(欧洲先行计划),未来5年在欧洲并裁撤至多10000个工作岗位;同一时间,德国零部件供应商大陆集团宣布,计划在2025年前裁撤并优化1750汽车业务研发岗位和5个行政管理岗,合计约7150人;博世则计划在2026年前1200人,其中950人在德国本土。
汽车供应链格局生变
有观点认为,多家汽车零部件厂商调整,背后原因或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崛起。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1428万辆,中国市场以887万辆的销量占据了63.5%的市场份额。在渗透率方面,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了31.6%,较上一年提升了5.9个百分点;同期,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22%。
中信证券称,在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中,上游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中电池、电机、电控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核心组成。除此之外,随着自动驾驶赛道火热,以及汽车智能化趋势,激光雷达等零部件开始成为链的重要一环。
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全球汽车行业从传统内燃机向电气化转型,对发动机、变速箱等的需求正在减弱,这些方面所需要的岗位数量正在减少。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正逐步增强,在全球市场中所占份额迅速提升。从2024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来看,中国企业共上榜15家,相比去年增加两家;而宁德时代仅次于博世、采埃孚和麦格纳国际这三家传统零部件巨头,排名第四。
为了应对市场,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开始进行调整。今年上半年,采埃孚集团推出一项严格的削减计划,以降低高额债务,为2026年后向电动汽车转型做好准备,并计划在转型过程中投资数十亿美元。采埃孚集团CEO霍尔格·克莱恩:“电动汽车是未来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方向,采埃孚集团将加大对该领域的投资,并与其他公司建立合作关系。”
而针对中国市场,零部件供应厂商也选择加码投资。以博世为例,2023年下半年,博世氢动力系统(重庆)有限公司新工厂和博世华域烟台四期项目相继投产;到今年年中,博世在苏州的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及自动驾驶研发制造基地一期工程也将完工。
相关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营收约41953亿元,同比增长3.16%。在市场规模方面,2017~2022年,中国汽车零配件市场规模从3.7万亿元增长至5.4万亿元,预计到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7.8万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