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村有很多故事(追梦·走进美丽乡村)
走进关村,不禁听到几句歌词:“小镇有很多故事,充满欢乐和欢乐生活网消息,来到小镇,你会收获很多……”当然,它不再是“小镇故事很多”,而是“关村故事很多”。
一
关村是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古镇的一个普通村庄。 远远望去,村庄坐落在绿油油的田野上; 近看,一座座房屋交织在一座花园里。 走进村里的小巷,映入眼帘的是绿树成荫、鲜花盛开。 规整的砖瓦平房给人一种古朴、亲切的感觉。
站在我们面前的是关村人任慧娟。 她开口的第一句话是:“关村是我的骄傲!在城里,你说你的家乡是关村,别人都会羡慕地夸你,你的地方是花园村!”
然而,以前的关村可不是这样的。 任慧娟家住襄汾县,父母住在村里。 每个周末和节假日,她都会回村里看望父母。 但有一次我心烦意乱。 临近周末,她给父母打电话说要回家,电话那头的父亲却说:“别回来了!村里停水了,做饭不方便。”然后洗漱。” 原来,关村的水是用水泵从井里抽的。 水泵电费由村集体缴纳。 由于欠电费,电管站切断了水泵电源。
平心而论,那些年 村子 的进步还是不小的。 村民们衣食无忧,有的甚至盖起了新房,家具电器齐全。 然而,村民的住房有所改善,但村庄环境仍然脏乱差。 当时,村里集体没有生意,没有收入,村容村貌很难改变。 走在村里的小巷里,路面坑坑洼洼,晴天风吹起尘土飞扬,雨天脚上全是泥水。 小屋都在路边,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气味。 如果外面环境不好,就呆在家里。 但现在停水了,家里也很难安心生活了。
幸运的是,邻村有人发现了关村没有水的尴尬,于是开着三轮车拉着水袋去卖水。 但任慧娟还是担心,她父母都习惯节俭,花钱买水不舍得。
正当她这么想着的时候,父亲打来电话,笑着说,村子里有水了,困难已经过去了。 原来,35岁的王进刚刚回村担任党 支部 书记,并自掏腰包还清了村集体所欠的电费。 电管站一关闭,水泵一打开,家家户户的水龙头又流出潺潺清水。
二
当有水时,关村人民终于露出了笑容。 但很快,他们就渐渐起了疑心。 王金刚知识渊博,能吃苦。 从开大卡车到创业,他的事业蒸蒸日上。 回村收拾这个破摊子他打算做什么?
全村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王金刚身上,王金刚也在全村人身上。 他有自己的想法,回村当官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但是,刚起步时不能说大话、吹牛。 在村里长大的他,熟悉村民的心思。 在村子里,做好事不如说好话,他还要采取实际行动。
当他回到家乡挑起重担时已近腊月。 王金刚召集全村党员干部开会。 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庆祝新年和规划来年。 工作思路很明确,但做起来却并不容易。 动动手脚是要花钱的。 钱从哪里来? 王金刚明确表示,他会为此付出代价。 以后集体有钱了,就还。 如果没有,那就算是他对父辈和村民的一点尊重了。 今年春节,村里所有70岁以上的老人都发了一袋面、一桶油,由村两委成员分别送到老人家。
王金刚还提出,凭借村里每户除夕打扫卫生的习俗,村里的环境也应该保持清洁。 随后,工作分组,村干部挨家挨户动员。 当然,党员干部 带头 清理自家门前的垃圾。 带头,家家户户都开始行动起来。
然而,有些长期存在的习惯并不能因为被禁止而被禁止。 比如门前倒泔水这件事,以前都是洗完锅碗瓢盆后,就倒在门前。 因此,夏天它会吸引苍蝇,并产生奇怪的气味; 冬天结冰,人一不注意就会滑倒。 现在村里动员大家去指定地点倒下,但有的人还是什么都不做,怎么办? 王进刚在村里走一圈,看到一户人家门前有脏水,就走进院子,笑着对那家人说:“你们太忙了,我就倒水。”聚集在一起。”“我们自己来做吧。” 精诚所至金石开,王金刚认清了这个道理。
那年春节,关村终于有了干净的环境。 当然,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像城市一样修建下水道。 因此,在规划村庄绿化的同时,下水道和道路同步规划建设。 惊蛰过去,地面解冻后,关村开始努力工作。
天气一天比一天热。 任慧娟给父母打电话。 她认为天气炎热,在村里洗澡不方便。 这段时间,她要求父母去县城生活。 没想到,父亲笑着告诉了她这个好消息。 村里修好了下水道,从此她可以在家洗澡了。
环境好,人也团结。 王金刚决心进一步改善村庄环境,让大家生活得更舒心。 在上级支持和村里筹集资金的帮助下,几年之内,关村不仅铺设了下水道和道路,改造了旱厕,新建了3个公厕和1个沼气池,还率先建成了净化150户污水的处理站。全县生活污水日处理量吨。。 污水达标后可以回收利用,可以用来灌溉地面、树木和花卉。 东街种冬青,南街种云杉,西街种红叶李,樱花树移到北街,关村成了花园。 新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夜幕下的村庄亮了起来。
三
告别脏乱差的关村,荣获“全国环境整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国家森林村”等荣誉。 闪亮的奖牌被带回村里,村民们高兴极了,围着王金刚说:“干得好,我们村有了大翻身!” 王金刚破格晋升为古镇副镇长。
消息传开,村民们纷纷表示赞同。 不过,这样的变化,却让他们心中微微有些不安。 王进刚走,村里该怎么办? 但看他东奔西走,跑到北京、广州,一直在忙着村里空气能的安装,看起来不像是独自离开了村子。
不料,秋深天寒,落叶飘飘,寒冷的冬天来临了。 这天,七十多岁的郭建正在村里的日托中心与其他老人聊天。 女儿打来电话,要接他和妻子去县城过冬。 年年如此,但这一次,郭建笑着告诉女儿,今年他不会去县城,以后也不需要去。 房屋内安装空气能,用电代替煤炭来驱动供暖。 干净卫生,还省钱。
郭建挂了电话,老人们聊起了空气能。 王继凤说,今年她家也安装了空气能,她不会离开。 原来,王继凤的二儿子在北京打工,每年冬天她都会到北京儿子家里过冬。 听到郭建和王继峰说要留在村子里,其他老人都高兴地拍手。 正当我们说话的时候,来了几个喜欢热闹的老人。 大家都很兴奋,知道王继凤唱歌跳舞都不错,就鼓励她唱一段。 笑容满面的王继峰和老搭档又跳又唱……
幸福的歌声响彻全村。 村容村貌发生了变化,村民的积极性也上来了。 在村党员会议上,王金刚与大家讨论,要把村民的积极性转化为美德修养,在村里形成良好的家风、良好的村风。 有了良好的风气和风气,大家都自律了,纠纷就少了,家庭就会和睦,邻里就会友好,全村就会和睦。 对此,大家都举手表示赞同。 不久,村墙上就写上了美德格言。 然后,以身作则,向先进学习,每年村里都会评选表彰“最美儿媳”、“最美婆婆”。 逢年过节有节日和活动:正月初五茶话会、“三八”节妇女大会、八月避暑会、重阳节老人宴、寒冷的冬天里的腊八节。 村里支起帐篷,村民们一起喝一锅热腾腾的腊八粥……每逢节日,村里的演出队也会表演。
心情好了,人心就和了。 关村跻身“全国文明村”行列。
四
这一天,关村的托儿中心就像重阳节一样热闹。 原来,村里的老人聚集在一起领“三票”。“三票”是针对60岁以上老人、五保户、低收入户、寡妇的一项新服务。 凭票可免费理发、洗澡、洗衣。
正忙着的时候,村党支部副书记郑顺生走了进来,他带来了一条令大家惊讶的消息。 原来,王金刚觉得自己不能同时做两件事,于是辞去了副市长职务。 郑顺生表示,刚才王晶给他们打电话开会,他们会继续努力的!
当天召开的村党支部、村委会联席会议上,王金刚提出关村下一步工作重点:发展集体经济,打造关村品牌。
发展集体经济,必须 流转 土地,进行规模化种植。 之前也提到过土地流转的事情,但是一开始就遇到了阻力。 王金刚明白,是因为村民们还没有看到效果,自己还没有取得村民的信任,所以才暂停了土地流转。 当这件事再次开始时,村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村子也变得更有凝聚力。 土地流转问题很容易解决。
随后,王金刚带着两个村委会主要成员和村代表先后考察了9个省区市的产业项目,最终决定种植冬枣。 该村实行“支部主导+党员主导+公司经营+合作社经营”的发展模式,投资600余万元,流转土地150亩,建成冬枣大棚30座。 随后,将合同发给合作社,由农户承包经营。 冬枣一成熟,合作社就开展线上直播带货,两个小时收入8万多元。 枣树连年生长,冬枣产量逐年增加。 关村已迈出了探索个人和集体“双收入”的步伐。
打造关村品牌,关村特色风味食品是关村品牌。 关村豆腐味道鲜美,闻名四乡八村。 王金刚决定帮忙,把它打造成一个品牌。 说到做到,关村豆腐在线下和线上越来越受欢迎。
“八碗”也很受关村豆腐的欢迎。“八碗”是过去招待客人的美味佳肴,附近各村都有,但以关村最为有名。 王金刚决定将这种名气变成一个品牌。 恰巧村民郭鸿飞的爷爷是“八碗”的名厨。 早年受祖父影响的郭鸿飞,愿意让“八碗”出名。 王金刚和郭鸿飞首先分析了“八大碗”在乡村名声大噪的原因,得出的结论是:食材舍得付出成本、用料用心、火候控制精准。 然后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不过,成本好管,但配料细、火候准,却不容易做到。 世上无难事,只要有心。 郭鸿飞每天都在练习,王金刚每天都在品味,然后不断进步。 王金刚还邀请朋友来品尝。 大家都对味道赞不绝口。 王金刚灵机一动,说道:“这是我们家做的饭菜,欢迎你常回家吃。不过,郭哥刚刚起步,需要一些底钱,大家还是留点押金吧。” 很快,就为了这个攒了一点,那一点点之后,郭鸿飞就有了几万的启动资金。
“八碗”开始流行。 别说举办宴席,每天中午和晚上,外来的人都会进村,大多是为了品尝美味的“八碗”。 现在,关村的“八大碗”真正成为了品牌,而且也在网上销售。 销往临汾、运城附近,并出口太原、北京。 仅去年腊月就卖出3000多套,收入超过60万元。
五
“经过八年的努力,关村已初步形成三乡三园:农业强——绿色园林、美丽田园式公园、富农富家园。” 在村委会,杨浩向我们介绍。“现在,我们正在以‘2+1+N’的发展思路建设数字村庄。即2个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字化产业,1个智能化:智慧农业,N个应用:智慧党建、数字化网关一张村子地图,安全监管……”
杨浩指着村委会的屏风,如获至宝般介绍道。 她手指一指,我们看到了村里的小巷,花木葱茏; 还有一点,我们看到冬枣大棚一字排开……她的眼神里充满智慧,话语里充满自信。
杨浩是一位曾经在城里工作的90后。 家乡的变化吸引她回到乡村,加入到建设家乡的行列中。 几年来,关村搞好党的建设,既注重留住老党员,又注重培养和发展新党员。 回到村子后,杨浩不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当选为村委会委员,分管智慧村建设。
今天是关村文化节。 在新装修的村舞台上,快板高喊国家大政方针,歌曲歌颂关村的好人好事。 大家心情都很好,不断鼓掌。 大幕再次拉开,临汾戏曲界的两位著名演员登台表演,村民们激动地欢呼起来!
在获得“全国农业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后,王金刚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精神抖擞的王金刚从北京参加会议回来就忙了一整天。 我们终于见到了他,谈话中我们为关村的变化感到由衷的感动。 王金刚微微一笑,表示前面只是序幕,好戏才刚刚开始。 听着他的口才,我们看到了一幅智慧农业未来的图景:坐在控制室里,可以从屏幕上了解田间的各种信息,根据农作物的需要按下开关,高标准浇水在最短时间内浇水、施肥、除草、防虫、适时播种、精准管理……
离开关村的时候,歌词又在我耳边回响:这个小镇有很多故事,充满了欢乐和欢乐……是的,关村有很多故事。 期待下次来到关村,听到新的故事!(人民日报 乔忠彦 崔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