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图片: 照片 Лариса Мозговая 上
作者简介:罗晓辉,诺尤,海归,双硕士,现居厦门,从事职业发展咨询和青少年成长辅导工作。
高考 成绩出炉。 每年的这个时候,有的高兴,有的悲伤。 我读书时写过一篇关于 失败 对大学生心理影响以及造成这种影响的 原因 的论文。
当时有8位同学接受了我的采访。 谈及失败事件时,5人都提到了当年的高考。 尽管考试已经过去3-5年了,面试的时候,他们的学业表现也不错,而且因为参加了各种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在生活上也有了更多的经验,但他们仍然无法放弃了很多人视为命运的考试。
虽然我们从小就被灌输“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观念,但很多人都认为失败是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插曲,我们必须吸取经验,在试错中成长。 。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几年前,有一篇文章很受欢迎,题为《孩子们,不读书就得吃生活的苦》。 人生受过的苦更多了,这种苦是无法表达、无法看见的。
学生们描述的失败经历有三个共同点:幻灭、自责、自我惩罚。
1. 幻灭
直到失败后,我才发现,有些谚语只是为了励志,并非真理,而我以为的稳定,也未必永远稳定。
所有的投资都是期望有回报的,投资越大,期望就越大,但是投资越大,回报就一定越大吗? 尤其是当“奖励”仅仅被定义为考试成绩时,这种投入显得有些“绝望”。
直到拿到检测结果,小云(化名)才意识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句话并没有在自己的身上得到验证。 说起高三的生活,小云这样形容:“我从来没有见过太阳,那段时间天还没亮就去自习室,一直到九点多才回家。”晚上,我连梦里都在做题,因为他们都说,你通常多做一道题,考试就会加分。”
心理学博士陈海贤说:“你逃避的从来不是努力,而是害怕努力后没有结果。” 你越努力,你可能就越幸运。
妥妥的学术大师,却意外错过高考。 周考、月考、模考都是年级前十。 一直对自己的数学天赋感到自豪的木兰(化名)在考试结束后与同学核对答案时,发现自己根本没有看过其中一篇试卷。 她眼前一黑,很难想象她会犯这样的错误。 她说,她连续几天没日没夜地哭。 回顾那些日子,木兰说那感觉就像“世界末日”。
虽然看起来是人为的疏忽,但当平时很少发生的错误出现在这种场合时,我们不得不承认生命是无常的。
▲ 摄影:Rosy
2. 自证其罪
孟子有句古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当学生把失败归咎于自己时,他们把所有的原因都归咎于自己。
国外还有一句谚语——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失败是因为痛苦(苦涩)还不够。 已经读研究生一年级的建国(化名)说:“当时我回到家,只想坐下来喝一会儿水,看看电视,马上就被要求回房间回顾一下吧。” 关键词是“努力”,但谈起失败的原因时,他觉得当时自己还有被“压榨”的空间。“为了达到目的,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是值得的。”
而小云则因为高考失利,否定了自己过去的一切成就。 她将原因归咎于自己能力不足。“我一直以为自己数学很好,但高考后我就不这么认为了,”她说。
一直处于顶尖班底的萍萍(化名)说:“我已经决定了,我是一个平庸的人。”
3.自我惩罚
孩子在遭遇失败后,承受的痛苦是多方面的:一是社会的不认可,二是父母的不认可,还有自己的不认可。
在一诺和莉莉教练的直播中,莉莉谈到了文化耻辱。 她说:“所有文化都有值得庆祝的部分和否认的部分。在我看来,我们的文化不能容忍失败。失败常常被简单地归因于无能或努力不足,无论是什么。无论哪一种都是不可接受的到这个社会。”
家人的失望更是让孩子们的心情雪上加霜。 满足父母“望子成龙”的期望,成为孩子们必须承担的责任。
对于建国来说,比考试考不好更让他难过的是,如果考不上重点大学,就辜负了父母和亲人对他的厚望。 最终,建国通过自考考上了重点大学,学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之后,他通过努力考上了重点大学的研究生。 但回想当初生活网报道,建国当时还是很难释怀。 他后悔自己没有听老师的劝告,坚持每天写日记,这样高考作文中的题就不会被注销。 他反复强调“选择”。 只有考试成绩高,才能选择进入好学校,学好专业。
大学一年级,木兰不允许自己有任何娱乐活动,为了取得年级第一名并获得奖学金。 此后,她参加了各种国内和国际比赛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她想让父母为自己感到骄傲。 问她为何对自己如此“无情”? 她说:这可能是一种自我惩罚,也是为了弥补高考时让父母失望的遗憾。
“报耻”成为建国和木兰继续追求成功的动力。 他们拼命争取更大的荣誉和更好的成绩,以证明自己的能力,洗刷自己未能辜负家人的愧疚和耻辱。
但这种耻辱有时会让人感到沮丧、沮丧。 准确地说,是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人失去了活力。
▲ 摄影:Rosy
小云说,高考成绩出来后,虽然家人没有说什么,但空气中的沉默让她感到非常压抑。 她自己也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痛苦变得麻木,对生活的任何方面都失去了兴趣。 她没有找到可以倾诉的人,因为考试没及格,她不应该感到不舒服吗?
乔丽(化名)说:“我已经习惯了痛苦,只要我不发疯、不自杀,总能挺过去的。”
高中一直在尖子班垫底的萍萍表示,因为读大学让她有了说话的底气,但另一方面她又很不安,认为学校水平不好,否则的话像她这样的渣男,怎么可能“称霸”呢绒呢?
一些想法
其实无论是采访的时候,还是整理文字的时候,我的心情都是沉重的。 重新整理我的论文,是希望社会对失败、对失败的人有更多的理解,同时给予更多的宽容和理解,而不是简单的归因和判断。
我们给了胜利者很多掌声和赞扬,却没有看到那些失败者在黑暗的角落里默默地挣扎和哭泣。 他们并不是不努力,缺少的可能只是一点点运气,一点点时机,或者是在各方压力下不能平静的心态。
考试的失败并不只是分数和暂时的悲伤和遗憾那么简单。 它的影响可以是深远的,比如自我意识、对能力的信心、对生活的热情、对未来的希望、对他人和社会的信任等等。
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都会有失败的至暗时刻。 只有能够容忍失败、接受失败,人们才会有足够的安全感去努力、去冒险、去创新,这个社会才会有希望。
对父母说什么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学习不够重视,所以除了不断的监督和鼓励外,还会在开车不及格后使用很多悲伤的提醒,导致很多孩子在上学时感到紧张和焦虑。主要考试。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家长们明白,孩子比你想象的要“懂事”得多。 他们比父母更注重学习。 他们的考试焦虑并不是软弱,而是因为背负着过高的期望而担心自己无法达到这些期望而产生的恐惧。
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些负面故事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多大的阴影。 他们的恐惧很可能将这些故事变成现实。
了解孩子焦虑背后的多重压力,帮助他们放松、给予他们安全感,会让他们更有动力学习、面对挑战。
对同学的话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
▲ 拉斯的照片
建国一直在跟我讲“选择”。 他看到的“选择”是,更高的分数让他可以自由选择学校和专业。 但他看不到的“选择”是我们如何看待失败的“自由”。
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我们有“选择”的自由。 但我们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我们拥有这种自由。 因为我们的自我价值感已经和外在的评价机制捆绑在一起,分数、表现、成败、输赢似乎就决定了我们存在的价值,而我们把人生的选择权交给了别人,外面的世界。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失去重心,变得极其脆弱。 任何外来的否定和失败都会对我们造成沉重甚至致命的打击。
一诺说: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宝藏。 想要充分开发这个宝藏,我们首先需要有足够的精神力量,对自己的能力和未来有足够的信心。
对于考试成绩不佳的同学,我建议除了从技术层面总结教训外,还需要从心理层面回顾比赛,了解自己对这次失败的看法以及这次经历对自己的影响。我们自己。 问问自己,我从这次经历中产生了什么情绪反应,我有什么想法? 有哪些行为表现,这样做可能产生什么后果? 这就是我想要的结果吗? 由于这件事,我的自我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考虑与心理学家或辅导员交谈。
另外,你向往的那些名校只占全国高校总数的6%。 你认为这 6% 之外的人会失业,或者余生悲惨吗?
“你生来就有翅膀,何必爬行。”- 鲁米。
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远远大于考试。 希望你们能够开阔自己的视野,不要把自己的人生束缚在一场又一场比赛的输赢中,而失去更多的生活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