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千年古刹被淹,文保部门负责人游进寺庙检查”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流传。 网上上传的一段视频显示,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开山寺内,水进入,一名男子在院子里的水中游向远处的一座大殿。
当晚,视频主角、开山寺 文物 保护中心主任荣鹏接受《中国 新闻 周刊》采访时表示,当时院子里还有很深的水,但大雄寺里的水霍尔已经退去。 初步预测,辽代修建的大雄宝殿受损并不严重。 目前,国家和河北省的专家正在进行研判,稍后将确定保护方案。
开山寺山门、火门被封锁。荣鹏供图
开山寺作为我国仅有的八座辽代木结构古建筑之一,跻身“辽八大建筑”之列,备受文物爱好者的关注。 同样著名的辽代建筑还有山西应县木塔、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大同华严寺伯迦殿、易县奉国寺大雄宝殿等。辽宁省县人。
受台风“杜苏瑞”北移影响,7月29日至8月2日,华北、黄淮等地出现强降雨,部分不可移动文物遭受 洪水 影响。 据河北省文物局统计,截至8月3日17时,清西陵、长城、抗日军人旧址等7处文物保护单位已被修复。政治大学因强降雨受到不同程度损坏。
北方古建筑常年处于“南水北旱”的状态,近年来更容易遭遇暴雨洪涝灾害,文物保护面临重重困难。面临新的困难。
辽代宝库水深0.8米
开山寺位于保定市高碑店市 新城 镇东村。 寺庙整体地势低洼,位于河北省兰沟洼地蓄滞洪区。 河北省防汛指挥部统一部署启动兰沟洼地蓄滞洪区后,8月3日,洪水漫过新城镇古城墙,通过地下排水管道倒灌开山寺。
8月5日, 水位 达到最高点,院内水深超过2.4米。 三殿均泡在水中,大雄宝殿内水深0.8米。
洪水进入开山寺。荣鹏供图
洪水进入开山寺后,应急人员立即安排大型排水车持续抽水排水。 但由于开山寺地处蓄滞洪区,庭院内外水面平坦,排水后水回流。 起初基本上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直到8月5日晚,随着泄洪接近尾声,大雄宝殿内的积水逐渐退去。
8月6日中午,看到院子里的水位有所下降,荣鹏担心大雄宝殿内部的情况,就游过院子,进入了大雄宝殿内部。 此时,殿内积水已经排出。“我们应该佩服祖先的智慧,当水位退到大雄宝殿基座时,殿内的水就会自动倒出。” 荣鹏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我只是担心大雄宝殿里还有水,就游过去查看,到了那里才发现殿里没有水了。”
被洪水淹没的大雄宝殿 荣鹏供图
荣鹏说,洪水到来之前,文物保护人员就已经做好了防洪准备工作。7月31日前,文物部门已安全转移开山寺纸质文物、档案、碑拓等资料。 堵住东墙的缺口。 然而,洪水来得比预想的要快。
据《高碑店市志》记载,开山寺始建于唐初,面积约9500平方米。 寺内有古建筑三座。 金刚殿、天王殿建于明代。 位于寺院最北端的大雄宝殿是主体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 二年(1033年)。
开山寺曾多次修葺。 近年来,文物部门对寺内围墙、庭院进行修缮,安装护栏,并派专人24小时管理看护,使千年古刹和历史风貌得到有效保护。已恢复。 今年4月,开山寺整修后免费向公众开放。
“我只是一名寺庙守护者,一名草根文化守护者,我只想做好自己的工作。” 谈及网上流传的视频,荣鹏说,“我想得到第一手资料,谁去?我只能去,作为文化保护者,我应该去,我没有其他想法。” ”
荣鹏表示,开山寺的古建筑泡水后可能会受损,但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目前并没有出现网友所说的不稳定现象,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
中国北方古建筑遭遇洪水问题
截至8月7日,开山寺洪水水位已慢慢退去,大雄宝殿的太明已经露出(注:指平台露出地面的部分),寺内积水院落已经渐渐平息。 高碑店市文物部门全天严密监控开山寺建筑安全和水位变化,力争将文物损失降到最低。
荣鹏表示,国家文物局、河北省文物局相关官员和专家已赶赴开山寺现场排查险情、研判灾情。“后期的排水排涝我们会有一个方案,需要上级文物部门评估。”
8月8日,水位已退至大雄宝殿台阶以下。荣鹏供图
“辽八构”均分布在中国北方。 虽然长期存在“南涝北旱”,北方水灾灾害也不多,但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北方水系比今天发达得多,而且永定河等河流已连续多年发生洪水。 灾难。 可以说,保存下来的辽代木结构建筑都经过了考验。
“首先,他们的选址比较靠谱,比如周边不易发生山洪、决堤、泥石流等灾害,这一定是任何木结构建筑都无法阻挡的。”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文物建筑教研室主任徐一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洪水对文物造成的最严重的损害主要来自于它的冲击。 然而开山寺地处平原。 这次遇到洪水,水位慢慢上涨。 冲击力不强,损坏主要来自浸泡。
“后续还会有一些病情分析和治疗,如果水中携带一些病菌,一定要及时消毒。” 对于开山寺的险情,徐一涛表示,下一步将进行维护和保养。 有一个大问题。”
对木结构最致命的威胁是火和水。 日常洪水也需要密切关注,而且比洪水更致命。 例如,许多古建筑的倒塌都是由于屋顶漏雨造成的。 雨漏后,两三年无人照料,房梁逐渐老化,最终无法支撑屋顶的重量而倒塌。 因此,防止雨水渗漏在古建筑的日常维护中极为重要。
此外,地下水也会构成威胁。 地下水向上渗透,逐渐侵蚀古建筑的基座。 古人用石基座来避免这种情况。 徐一涛说,善开寺等古建筑此次被淹,主要侵蚀的将是基座和柱子下部。
开山寺被洪水淹没。荣鹏供图
2021年10月,山西还遭遇罕见的高强度暴雨,全省文物遭受大面积损坏。1700多处文物古迹面临危险,其中平遥古城等170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专家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造成险情的原因之一是防水排水工作没有做好。 南方多雨,要特别注意建筑物和庭院的排水。 山西的大雨,让排水不畅的北方古建筑想起了。
在当前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如何与日益增多的降雨相处将是北方古建筑保护的重要问题。
罕见“辽结构”
民国时期,开山寺被废弃,用作学校、军需库、粮库等,1991年移交给当地文物部门。1996年,开山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至2007年启动了整体修缮工程。修缮过程中,尽可能多地保留了各个时期的珍贵遗迹,修复部分以实物为依据。
徐一涛去过开山寺几次。 他印象中,开山寺修葺后,保存状况良好。“辽味”就够了。
开山寺被洪水淹没。荣鹏供图
辽朝继唐朝之后出现在中国北方,与五朝、北宋、金朝并存。 其文化也受到唐宋的影响,表现在建筑风格上。“它一方面继承了唐制,另一方面又具有宋式风格,这是辽代木结构建筑的一个特点。” 徐一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徐一涛说,辽代的木结构建筑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和前阶段继承了唐代的遗风。 辽王室占领燕云十六州后,学习唐代遗留下来的先进技术,实行“汉地用汉法”,唐代的建筑风格得以延续。 比如独乐寺的观音阁,在很多建筑师眼中就被认为具有浓郁的唐风。 辽中前期建筑的一个独特价值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唐代的缺陷,让我们感受到唐代建筑的磅礴气势和巅峰成就。中国建筑。
后期,辽宋和谈签订《澶渊之盟》后,辽宋文化交流逐渐增多,辽代建筑出现向宋代建筑靠拢的迹象。 当时的高碑店市新城一度成为宋辽边境的交通重镇,开山寺对于研究宋辽边境的政治、经济、军事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首都博物馆馆员郑浩曾撰文指出,宋朝边境新城开山寺大雄宝殿的补间铺面(注:三种斗拱之一)辽代吸收了北宋中叶以前的补刺做法。 这是辽代木结构建筑“师唐宋”风气的体现。
一般认为,现存辽代木结构建筑仅存八座,包括河北来远阁院寺文殊殿、天津蓟县独乐寺山门、观音阁、易县奉国寺大雄宝殿等。辽宁县、河北高碑店新城开山寺大雄宝殿。 山西大同善化寺大雄宝殿、大同华严寺薄伽梵藏殿、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牟尼塔(即应县木塔)。 但在中国建筑史上却有许多第一生活网报道,包括仅存的一座早期纯木塔应县木塔、黟县最大的早期单体建筑奉国寺大殿等,具有独特的价值。
“开山寺虽然不是‘最’之一,但相对来说,它可能不是最重要的辽代建筑,但毕竟只有八座,当然是非常珍贵和重要的。” 徐一涛说道。
记者: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