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景都想挤进 地方面临考验 汪航 国家队

撰写者 | 王航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了《第五批国家 区域 医疗 中心 项目名单》,首都医科大学宣武 医院 内蒙古医院、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医院等49家医院入选。

《 医学 世界》梳理名单发现,新增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分布在河北、安徽、山东、甘肃等地。 其中,山东省占比最大,共获批医院6家,如北京积水潭医院、聊城医院等; 河南新增两家医院。 目前拥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2个,位居全国第一。

此前,已有76个国家和地区医疗中心项目入选“国家队”。 截至目前,全国国家和地区医疗中心总数已达125个,将重点为各地区复杂、重大疾病提供医疗服务,同时带动我国医疗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

随着建设要求越来越高,持续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还有哪些瓶颈需要突破?

人人都想挤进“国家队”,地方政府面临考验

自2019年确定第一批10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单位以来,我国不断加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这一政策的初衷是选择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国家级高水平医院作为输出医院,在优质医疗资源稀缺、人口较多的省份建设分支机构,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群众延伸,实现“大病不出省”的目标。

一位前医院经理观察到,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规划和推进力度非常大。 国家卫健委等相关部门多次发文明确该项目的建设方向和实际管理办法。 另一方面,医疗薄弱地区也想抓住这个机会,提高当地医疗水平,“都想把病人留在当地”。

例如,湖北省黄石市发改委2022年7月在官网发布文章,宣称国家医疗中心项目既有中央资金补贴,又有优质医疗资源输送,将对提升当地医疗水平发挥重大作用。“政治账、经济账、民生账都值得算。”

这也促使了很多地方政府建立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热情。 除纳入当地政府工作目标外,有的地区还由省委书记亲自带队与输出医院沟通或积极组织专家研讨申报经验。

黄石市政协副主席、市卫健委主任在文中强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申报是有利于黄石医疗卫生发展的大事,申报过程竞争激烈。 经过多轮角逐,黄石被省发改委作为申报城市上报国家发改委。“机会非常难得。”

对于他提到的“激烈竞争”,一组数据可以看出:第三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遴选前,共提交了59个地方项目建议书,最终只有河北、内蒙古等省提交的24个项目建议书获得批准,超过一半的项目被否决。

为了挤进“国家队”,地方政府必须投入各种资源。 河南省是迄今为止全国区域医疗中心数量最多的地区。 除了与河南的地域特色有关外,也与实际规划和投资密不可分。

2016年底以来,河南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6个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 据《大河日报》报道,河南省财政厅社会保障处副处长张玉峰曾表示,面对非常突出的收支矛盾,省政府积极优化支出结构,累计投入11.7亿元,为河南省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供财政支持。

2019年,省财政将再安排政府专项债券13.5亿元,支持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省发展改革委、省发展改革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相关部门也联合出台了财政投资、价格改革、医保支付、科技管理等支持政策。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付强等在《国家医疗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职能任务落实情况及重点问题探讨》一文中,对截至2020年10月已完成审批的5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主要医院职能任务落实情况进行了评估。

研究发现,影响中心职能任务落实的关键问题包括主院财政投入和政策保障不足。 上述医疗管理者分析,地方政府更多诉求是利用大医院的知名度来增加患者粘性,从而进一步赋能区域经营项目的收入。 但如何避免以往公立医院亏损的死循环,仍面临诸多考验。

如何合作共建是关键

从前四批获批建设的国家和地区医疗中心来看,各地项目进展情况各不相同。《医圈》发现,第一批、第二批已基本投入运营,第三批、第四批部分项目仍在建设中。

今年以来,多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破土动工。2023年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重庆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医院、江苏省中医院重庆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重庆医院等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将在重庆开工建设,总投资103亿元。

在合作层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首先建立输出医院名单,然后输入地与输出医院进行沟通并申请项目合作。 最终,地方政府以建设为主,输出医院以运营为主。 每个项目中央投资支持原则上不超过5亿元。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通常按照“一院一策”的原则,针对国家级和区域性医疗中心制定财政补贴政策,对其建设给予重点支持。 例如,今年3月,安徽省卫健委官网介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安徽医院总投资预计18.8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4.8亿元,其余由安徽省和芜湖市按4:6的比例分摊。

输出医院主要负责输出品牌、专家、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等,并依托当地有一定基础的公立医院,进一步寻求技术、项目、应用等领域的突破。

事实上,国家和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不可避免地会涉及输出医院与项目医院在行政、财务、人员、收费、绩效、财务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书记姚建红今年公开表示,他的研究发现了一些问题,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功能定位缺乏认识。

例如,一些输出医院运行管理一体化不深入,有的地方没有给予输出医院足够的运行管理自主权,有的项目所在地缺乏对当地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有的地方体制机制改革不够。

《财新》在​​报道中发现,存在专家工资补贴不到位的现象。 有专家透露,当地政府曾承诺为派遣专家提供固定补贴,为当地医生提供1.5倍的绩效工资,但实际操作却交给了医院,无论是本土医院还是输出医院,都存在花钱的压力。

结果,承诺的专家薪资无法兑现,输出医院也无法向当地派出足够的专家。 双方陷入胶着状态。“你一个北京专家,想去那个地方,拿不到当地的工资,应该比北京同级别的工资高,才有人来。” 专家说。

对于此类现象,一位拥有多年医疗机构管理经验的专家告诉《医学界》,如果输出医院、当地政府和项目医院的权责利划分不明确,内部沟通和融合程度不够,可能会偏离提高当地医疗服务能力的初衷,从而将“辐射周边地区”的愿景沦为“在当地多开几家医院”。

初步结果

2022年,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印发《有序扩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方案》,其中提到,年底前,基本完成全国规划布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覆盖全国所有省份。

截至目前,这125家国家和地区医疗中心已基本覆盖我国所有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省份,并加快向西南、西北等偏远地区布局,同时向成都、广州等医疗资源优质地区拓展。

建立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主要针对死亡率高、疾病负担重、集中转运到其他国家就医的疾病,重点建设肿瘤、神经内科、心血管、儿科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最终辐射到周边地区。

例如,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在山西联合建立了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项目,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在云南、河南、深圳联合建立了3个国家心血管疾病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北京儿童医院在保定、新疆、黑龙江联合建立了3个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项目。

作为代表该地区国家医疗水平的项目,对患者最直观的标准之一就是能看清疑难重症、罕见病、罕见病,能进行疑难复杂手术。 从已开展的地区来看,“大病不出省”的初衷已初见成效。

例如,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北京儿童医院郑州医院,在北京儿童医院的帮助下,近年来发展迅速: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疑难重症从74个增加到108个,累计研发核心技术从82个增加到114个。

相应地,患者流失率明显下降。 据医院院长周崇臣介绍,2019年至2022年,河南省北京儿童医院门诊人次下降58.03%,住院人数下降66.76%。

据河南省卫健委主管的《医疗卫生报》报道,河南省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华中医院负责人透露,该院转院率将从2021年的0.42%下降到2022年的0.28%,下降33%; 输出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20年河南省门诊量8604人次,较2017年减少61.03%; 全年数量为1572件,较2017年下降52.58%。

从长远来看生活网消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可以促进区域学科建设和医疗创新,合理优化我国医疗资源配置。 但另一方面,这是否会对当地基层医院造成一定的业务影响,是否会给他们带来生存压力?

上述医疗机构管理者认为,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国家和区域医疗中心的定位,引导患者合理就医。“规模扩张必然伴随着高增长量,这势必会分流一些患者。”

不过,在他看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也面临着这个问题。“如果单纯被市场热度吸引而没有长期深耕的准备,可能会在医疗服务量上面临‘增收不增利’、‘规模不经济’的魔咒。”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