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等代表作的世界著名作家 米兰 · 昆德拉 去世,享年94岁。
米兰·昆德拉视觉中国资料图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米兰·昆德拉是一个熟悉的名字。 对于中国作家来说,他早已超越了 文学 的范畴,成为了很多人的人生导师。 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生活在别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媚俗”一度成为流行语,米兰·昆德拉成为文学界和思想界不得不提的名字和文化符号。
有人考证,米兰·昆德拉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的公开报道中是在1977年的《外国文学动态》第二期。但他的名字和作品真正受到关注是在1985年,当时李欧梵在中国发表了一篇介绍马尔克斯的文章。和米兰·昆德拉两位世界级 小说 大师来到中国文坛。 在李欧梵看来,“昆德拉写的是小人物,但他用的是大人物”。
1987年,韩少功翻译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井凯旋翻译了《致送别会》,昆德拉的作品正式传入中国。 昆德拉的这波浪潮对当时人们的心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昆德拉也将许多中国人的视角转向了东欧,开始挖掘这座文学、艺术和思想的富矿。
当然,与同时期引进的其他东欧作家相比,昆德拉显然更受欢迎。 这或多或少与当时中国社会的审美热潮有关,而昆德拉作品中对美学和心理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这种热潮。
昆德拉作品中隐藏的讽刺和黑色幽默总能让人理解,审美层面上的叙事更容易引起共鸣。 比如《生活在别处》,描写青春、爱情与大时代的关系,也是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极其熟悉的心理过程和生活经历。 更重要的是,他使中国作家从关注群体转向关注个人。 昆德拉习惯于涉及政治伦理和爱情来让自己的思考变得更加轻松,但在种种荒诞之后,他只是在消解那些“伪崇高”。 这不仅是一场字面上的冒险,也是一场意识形态上的冒险。 颠覆。
甚至有人认为昆德拉更像是一位思想家而不是文学成就。 而且,他是一个可以“生活在别处”的思想家。 此前,很多人认为作家一旦背井离乡,就会失去灵魂,但旅居法国数十年的昆德拉颠覆了这一观念,他的灵感从未消失。
尽管他“住在别处”,但他始终“存在”。 他还以此告诉人们:虚构不是为了检验现实,而是为了检验存在。 存在并不是过去发生的事情。 存在是人类的可能性发生的地方——一个人能够成为的一切,一个人能够做的一切。 小说家发现了人类的各种可能性并绘制了存在的地图。
米兰·昆德拉并没有生活在小说的黄金时代。 他所处的二十世纪,正在使小说这个想象的载体面临空间的逐渐萎缩。 压迫小说的是技术、权力和个体认知。 就连幽默感的逐渐消退,也被昆德拉视为敌人。 但昆德拉告诉人们,小说是记忆与 遗忘 斗争的艺术,也是克服媚俗的唯一可能。
伊朗文学评论家劳贾耶·哈吉加特·卡(Kah)曾写道:“在媚俗的世界里,一切都会导致遗忘,遗忘自然,遗忘历史,遗忘自己。一切有过错的东西都会被抹去,因为它在这个世界上不被爱。” ”。“媚俗让我们忘记了生活中最本质的真相。昆德拉将媚俗视为隐藏世界真相和复杂性的屏障,是每个人都拥有的屏障。”
这正是昆德拉的价值所在。 作为小说家,他知道历史的书写不是出自某个人、某支笔。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在有意无意地记录着历史,书写着自己乃至时代的传记生活网消息,这恰恰是一个反媚俗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