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岁末的两个重要节日,今年中秋节和国庆节“碰撞”,“叠加” 假期 可达8天,但放假后却需要连续工作7天天。 端午假期刚过,节假日周日上班的市民关注度再次冲上热搜。 对此,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魏晓安分析,随着 公众 需求不断多元化,假期制度需要调整。
节后假期让一些人直呼“过分”
“假期玩一会”,但假期结束后,连续六七班,这也让部分市民直呼“太过分”。 近年来,节后补班的话题屡屡引发舆论关注。 以今年端午节假期为例,3天假期结束后,6月25日星期日成为工作日,这意味着假期后的连续工作时间将变为6天。 对此,有市民表示,每次一想到放假要补班,就不想出去玩,干脆选择“宅在家里”; 也有人认为,除了春节,其他节假日都不需要转车,也不需要赚一个小时。 长假或者休假。
假期应该如何休息?《国庆节、纪念日放假办法》明确规定了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放假次数和时间。 若遇周六、周日,则按工作日补休。
公众度假需求日益多元化
调整假期安排形成3天或7天假期的做法在我国已持续多年,那么为什么近年来仍有大量民众不断呼吁不定期放假呢? 魏晓安认为,这说明公众越来越注重自己对休假时间的掌控。
他坦言,多年前,“黄金周”和多个小假期是通过调整假期制度形成的,不仅刺激了消费生活网报道,而且提振了当时的信心,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但随着公众诉求的不断多元化,魏小安认为,现行的假期制度需要朝着“我的时间做主”的方向进行调整。
无论是“五一”小长假,还是“十一”黄金周,都促进了旅游收入的增长。 那么,如果公众可以自由掌控假期,旅游业是否会面临调整? 对此,魏小安分析称,这不会对旅游企业造成影响。“旅游高峰和低谷相对平缓后,企业不需要储备大量资源来迎接旅游高峰,旅游业就能实现平衡发展,这对旅游企业来说其实是有利的。”
6月23日,河北秦皇岛,端午假期第二天,不少游客来到北戴河海滨避暑度假。图/千龙影像/视觉中国
“黄金周”让大众旅游进入快速发展期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詹冬梅认为,自1999年旅游“黄金周”以来,大众旅游真正进入快速发展期,有效推动了度假旅游时尚的形成。 从目前的休假制度来看,如果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正好在周三,并且与其他节假日或休息日没有衔接,那么一般只有周三休息; 如果是周一、周二、周四或周五,则可能会有3天或7天的长假,公众可能要工作6或7天。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今年清明假期是周三,只有一天休息日,没有假期;2020年的元旦也是周三,同样没有假期。 詹冬梅表示,公众对假期的需求不同,有些人期待长途旅行,所以三天显然不够,所以“黄金周”对于这部分公众来说非常重要。
此外,魏晓安表示,从中国的假期制度来看,公众可以享受近1/3的休息时间。 这个结构从总时间来看并不算太少,在国际上处于中等水平,但目前缺少的是法定假日。 假期的执行。 詹冬梅呼吁继续落实带薪休假。“从目前来看,一些单位特别是企业,带薪休假还远远没有落实到位。”
记者/吴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