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有着广阔的市场基础。 然而,近期中国白酒市场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现象:那就是白酒价格出现大面积倒挂。 这一情况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从企业、经销商、消费者、资本市场的角度探讨白酒价格“倒挂”的 原因 ,并关注这一新变化对中国白酒市场的冲击和影响。 未来趋势。
【现象】
大促销之下,部分高端酒跌破千元线
“价格倒挂”近期成为白酒行业关注的话题。 昨天,记者多渠道采访获悉,五粮液等千元价位的高端白酒产品在电商平台上出现“倒挂价格”。
事实上,低价销售甚至“价格倒挂”并不是“6.18大促”引发的,而是今年上半年白酒行业的常态。“6.18”大促,白酒行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京东到家“6.18”发布终极“战报”称,5月31日20时至6月18日24时,酒类消费爆发,实现成交额同比增长80% ,茅台营业额同比翻倍。 京东超市,酒类销售额同比增长4.7倍。 其中,五粮液销售额同比增长3.8倍,茅台、泸州老窖销售额增长10倍以上,华致酒店销售额同比增长317%,酒仙网销售额同比增长317%。金额同比增长10倍以上。
价格方面,从各平台数据来看,除茅台价格坚挺外,大部分白酒零售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部分高端白酒已跌破千元,部分白酒产品“价格倒挂”现象尤为明显。 例如:五粮液普乌第八代建议零售价为每瓶1499元。 记者看到,目前京东旗舰店的“上手价”为每瓶1069元。“18”在580元的“百亿补贴”补贴后,价格已经跌破1000元,跌至每瓶919元。此外,此前售价1000多元的杜君品喜酒售价为905元淘宝、京东部分店铺每瓶均有销售,次高端白酒方面,都川味愿意在淘宝店铺销售,优惠价低至374元每瓶,比官方旗舰店便宜100多元。
【探索】
产能扩张,消费需求减弱,库存过高
原因1、消费场景受影响,各渠道累计库存过高
业内人士胡先生透露,近年来,大部分白酒酒厂都加快了产能扩张,酒厂将成品酒压给了经销商。 每年,酒庄都会有业绩要求让经销商偿还。 为了完成任务、收回资金,经销商不得不低价向批发渠道放货,导致市场上的葡萄酒过多。 此外,疫情导致消费场景发生变化,社会渠道库存过高,市场需求疲软。
原因二、经销商打折厂家折扣来压低价格
许春是一名酒类经销商,在天河区、越秀区、白云区等地区从事酒类批发销售工作已有20多年。 他分析称,经销商去库存的压力较大。 许多经销商打折厂家给予的折扣,以降低售价。 目前,国泰、泸州老窖等一些品种的情况较为明显。 他说:“比如在五粮液,指导零售价在1100多元,经销商进货价在900元左右,销售价在950元左右。但如果实力比较雄厚的经销商大批量进货,现金还是可以的,收到补贴后,成本降到900元以内,那么这样的货主需要快速提现的时候,他也会大量发货,比如他的成本是890 “人民币,再加上一点利润,就会出现极端的倒挂。不仅是市场最低售价的倒挂,还有出厂价的倒挂。市场上都会出现这些现象。”
原因三、消费者等待电商红利,期待降价需求强化
家住番禺的市民洪玉华自称是“酒鬼”,热爱饮酒和收藏白酒。 他认为,白酒价格倒挂的话题也与消费者预期的落地有关。 为了满足消费者的期望,卖家需要良好的销售业绩,这可能体现在销量或净利润上。 如果卖家更加看重这种电商狂欢的成交量和市场份额,就会大力压低价格。
洪玉华表示,与其他商品不同,白酒消费者会形成不同规模的社群,通常会交换兴趣爱好和品种,并将自己喜爱的白酒称为“理性酒”。 电商狂欢日是囤“口粮酒”的最佳时机。 受这类“重度发烧友”群体的影响,价格在千元以下,适合作为多种“口粮酒”,也成为降价销售战场上的主力军。
【资本市场】
A股白酒板块震荡调整
在“6.18”白酒大促、积极销售之际,此前一直低迷的A股白酒板块也呈现出一波涨幅。 该板块自6月8日以来持续上涨,截至6月18日累计涨幅为9.94。%。
但随着6月18日大促结束,“价格倒挂”话题升温,白酒板块大幅调整。6月19日、6月20日连续下跌,累计跌幅3.44%。 其中,泸州老窖、五粮液、山西汾酒等个股两天内跌幅均在5%左右。
6月初以来,A股白酒板块表现回暖。 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个股股价涨幅均超过7%。 但从长远来看,今年2月下旬以来,白酒板块一路震荡下行。 截至6月20日,跌幅已超过16%。 其中,贵州茅台股价今年年初升至1935元/股,6月初又跌至1618元/股。 五粮液、泸州老窖等个股均有不同程度调整。
【回复】
控货停货厂家继续保价去库存
徐春认为,对于白酒生产企业来说,希望经销商能够维持原有的价格体系。 但当市场去库存压力加大时,厂家不会对经销商的降价行为表现出很大的抵制,因为厂家希望经销商继续拿货。 将会达到平衡。 不过,这种平衡的持续时间以及平衡是否会被打破,取决于具体的市场走势。“如果库存问题不解决,很多酒厂将面临失去经销商支持的困境,这将对年度业绩目标的完成产生负面压力。”
记者从郎酒获悉,为保证市场供需平衡,郎酒全面掌控青花郎、红云郎、青云郎等产品的发货情况。 其中,四川、重庆等地区所有商户已暂停发货。 此外,泸州老窖、山西汾酒等多家白酒企业也发起“价格保护”行动,并相继发布控货或涨价通知。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接下来,白酒企业最重要的任务将是“去库存”:要么采取控价停货,要么给予经销商补贴等,让社会库存尽快恢复到正常水平。可能的。 智趣咨询总经理、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明确指出,企业可以通过控制出货、减少任务、或者工厂回收等方式来稳定产品价格。 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关键在于企业如何在品类竞争、品牌竞争、产品竞争三个维度中占据领先地位。
中国酒业协会6月19日发布的《2023年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显示,白酒行业和白酒市场进入新一轮调整周期。 如何破局、迎接挑战,主要取决于白酒行业的战略调整能否及时到位。
【预测】
高端葡萄酒市场或将持续稳定增长
“从全年消费来看,每年第二季度是白酒消费淡季生活网报道,价格出现阶段性波动属于正常现象。第三季度,进入新的消费热点后,整个资本市场会相对稳定。” 朱丹蓬告诉记者。 但价格倒挂发生后,无论是生产商、经销商、二批商家还是终端都会有相应的刺激消费措施。 从长远来看,对整个中国白酒来说是利好。
“端午节将是白酒消费的重要转折点。” 中泰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在白酒消费旺季带动下,进入旺季低库存、高知名度的品牌有望率先享受红利。 站在当前时点,高端葡萄酒或将继续稳定增长,次高端葡萄酒将在商务消费的拉动下实现环比提升。
对于白酒行业接下来的库存发展,开元证券预计,2023年中秋期间渠道库存将降至自然状态。
看法
“目前,在整个中国白酒行业中,除了贵州茅台外,其他白酒品牌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价格倒挂,核心在于供求关系的变化,白酒的市场释放量远远超过了市场消费能力。当需求杠杆发生变化,价格就会出现倒挂。” 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分析道。
蔡学飞预计,80%以上的白酒企业面临价格倒挂,主要集中在区域内的非知名白酒和中小白酒企业,特别是过去盲目跟风涨价的某些产品。 他分析,价格倒挂的原因是供需不平衡。 卖家为了收回资金低价出售货物,市场交易价格低于出厂价。 市场信心不足会损害企业形象,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不过,“考虑到白酒的民生和刚需属性,价格倒挂也是暂时的。随着下半年经济政策的落实和社会消费的恢复,加上公司去库存政策,预计名酒将在宴会、礼品等市场受到青睐,实现价格平稳,整个中国葡萄酒行业的结构性红利依然存在,市场无需恐慌。 蔡雪飞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