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词引来学子的共鸣 考研高考化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家王晨宇】

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速放缓、青年失业率上升,加之普通家庭普遍能够承担孩子备考一两年的经济支出, 考研 热情下降。继续上升。2023年,研究生报考人数474万人,同比增长3.72%。 在这些人中,往届生报考的增幅已经超过了应届生,考研“二战”、“三战”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基于这些现状,“考研工厂”逐渐在学生人群中流行起来,“考研高考”一词也引起了很多学生的共鸣。

1、考研 寄宿 院校的崛起

笔者发现,近年来,全国各省市高校附近涌现出不少考研寄宿 机构 ,为已毕业但仍需参加世界各国考研的学生提供学习和住宿服务。第二次战争。

据了解,2017-2022年是寄宿考研学校从崛起到发展的黄金五年。 山东作为考研大省,是其中的佼佼者。 、青岛、潍坊等地区率先快速扩张,短短几年内开放至200家。 数量很多,并逐渐呈现规模化、连锁化的趋势——在网络平台搜索“考研寄宿”等关键词,可以发现山东、江苏、河南、湖北等地已有不少机构开业、陕西等省市。 连锁化、集团化经营。

部分寄宿院校为考研提供的宿舍(作者提供,下同)

以笔者所在的郑州为例,笔者通过美团、小红书等APP搜索发现,在郑州开设的考研寄宿机构不下50家。 市场上相关机构不少于200家。 据某机构合伙人透露,在机构成立前的市场调研中发现,目前郑州考研寄宿床位总数不低于8万个——郑州大学生数量位列其中。全国第二,而2022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39.57万。

这些院校的招生规模各不相同,总体学生人数在-1000人之间。 据了解,一些老牌机构正在规划建设规模超过2000人的大型寄宿备考中心。

由于学生数量较多,院校一般自建餐厅,外包给专业餐饮机构。 在生活设施方面,各院校还设有专门的生活超市和菜鸟驿站,满足学生生活必需品的购买。

自习室是这些机构的主要学习场所。 自习 教室 的数量少则六七间,多则十几间。 每个自习教室可容纳40-60人。 各机构还将这些自习课堂分为文科班和理科班。

除自习课堂外,机构还设有网络课堂和背书室,满足学生的各种学习需求。 临近12月考试,每天早上6:00到中午12:00,走廊里、教室外、天台上都回响着考生的背书声。

2.“工厂”考研

寄宿院校主要通过三个层面展示其“考研工厂”的特色。

一是基于流程的服务模式。

除了为“N战考生”提供基本的学习和住宿名额外,这些考研寄宿机构还将为这些学生提供许多有助于提高备考效率的考研服务,主要包括:考勤管理、学习计划、公共课程的制定与实施、问答、阶段模拟考试、专业院校分析与复试服务等。

考勤管理是指学校为学生制定作息时间,要求学生每周一至周五每天完成上午、下午、晚上三次考勤签到。 不能按时上课的学生必须提前向班主任请假。 出勤期间,每天午餐和晚餐会有一到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其他时间则需要在自习教室或者背书教室学习。 自习室的灯要到晚上10点30分以后才会关灯。

考研机构作息时间表

3月至12月的每个月,学校将根据考研复习规则,有针对性地量化分配复习内容。 班主任每月向每个学生发放《周学习计划》,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自己的每日学习计划; 每月固定时间,班主任会一对一检查班内学生学习计划的完成情况。 如果完成不好,班主任就会谈话、训诫。

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阶段性复习结果,学校还定期为学生组织模拟考试。 这些测试包括分班测试、择校测试、阶段测试和全面的练习测试。 不同的考试对应机构为满足学生需求而提供的不同服务,考试内容也会有一定的侧重点。

除了日常出勤、制定学习计划外,机构会定期安排专职答疑老师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答疑,班主任也会为需要择校指导和心理咨询的学生提供专业服务。

在这样的固定服务模式下,考生可以全身心投入考研的复习和准备,既保证了学习时间,又提高了复习效率。

“考研工厂”的第二个表现是严格的监督管理。

总体而言,考研寄宿机构在服务内容和流程上基本相似,区别主要在于监督管理实施的严格程度。

通常机构内每位班主任负责2-3节课,每天需要检查班级学生的出勤情况,以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 对于未按时到校、未请假的学生,班主任将与学生在线沟通或前往宿舍查看情况。 班主任每月都会统计出勤率,并对出勤率高的学生进行奖励。 相应地,对于每周迟到、缺席一定次数的学生,机构也会对学生进行处罚,比如通知家长或者扣留押金,甚至对迟到、缺席的学生进行处罚。 情节严重的,将予以驳回。

打卡办公室

每个自习室还配备了监控设备,并张贴了自习室的规章制度。 例如,电子产品的使用受到严格限制。 需要电子产品辅助学习的学生需要申请专门的教室进行在线课程。 此外,很多机构的教室也会采用玻璃墙设计,方便老师和家长在课堂外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班主任老师每天会时常多次到自习室巡课,对不在学习状态的学生进行辅导。

一些管理严格的封闭院校,会实行“高级管理”,在每日用餐休息时间外关闭宿舍区、学习区,限制学生外出。

再有就是“考研文化”的空间浓缩。

这些院校除了通过各种线上渠道展示和营销院校的管理服务和学习氛围外,往往充分利用院校内部的公共区域,通过各种设计和包装,人为地营造一种“考研文化”的氛围。

例如,在空白墙上安装“双一流”院校分布图,悬挂名校简介、专业实力排名信息牌、考研倒计时牌等; 在院校门口或接待区的显眼处,通常会张贴往年高分上岸学生的信息牌和“上岸”学生送来的横幅;,从死亡中学习。”

3、“梦工厂”真能批量“造梦”吗?

流行往往伴随着争议,人如此,“考研工厂”亦如此。 自兴起以来,“考研工厂”的运作和成效也面临诸多质疑。

比如,“上岸率”的提高是机构的责任吗?

一个机构能否有效帮助学生实现“读研梦想”,是衡量其存在意义的重要依据。

笔者曾向多位寄宿机构经营者询问近两年来服务考生的“上岸”情况。 由于考研与高考不同,没有一两门课程的划分,只有全国一门,而且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报名也有较大差异。”,再加上很多学生考试结束后会直接离开,与院校老师断绝联系,所以各院校的统计基本不完整。

据教育部统计,2022年研究生考试报考人数457万人, 录取 110.7万人,录取率24.2%。 此外,新东方发布的《2023年考研招生数据解读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共有864个招生单位招收考生(不含升职和博士生),而考研报考人数2023年将达到474万。 录取率仅为16%。

由于不同院校、专业的复试比例不同,且没有权威的整体统计数据,根据每年考研报考人数和平均复试差距比例分析,自然考研通过率应该在20%-30%左右。 据一些考研寄宿机构内部人士透露,考研寄宿机构审核的“二战考生”通过率可达60%以上。

该数据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因素。 一是机构可能出于营销目的夸大数据,二是“二战考生”已经有一定的考研基础。

因此,需要更加科学、权威的数据统计来判断考研寄宿机构的监督管理和服务能否真正提高考生的“落地率”。

另一个争论点与对候选人的强制管理有关。

私立教育机构与公立学校最大的区别在于,教学双方在消费者行为下处于契约关系。 由于公立学校缺乏对文凭、证书等法律权威的强制控制,教育机构工作人员在严格管理学生时难免会引起学生的反抗。

虽然一开始的“高中”管理模式吸引了很多希望孩子成才的家长,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寄宿院校考研,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不买账”。 “对于这种类型的课程。

此外,不少同学提到“标准化生产”很难为考生提供个性化支持。

考研和高考在考试录取机制上有很大不同。

从测试内容来看,高考科目比较固定,测试内容将在省内制定标准。 学习内容差别较小,仅区分文理; 学校和专业不同,考试科目、内容和难度差别很大。

加之每个人的知识基础存在较大差异,使得研究生对“名师”辅导的需求充满个性化和碎片化,即在不同学科、不同科室、不同章节,考生都有他们认可和青睐的“名师”。 当前市场上任何一个考研机构都很难从师资成本等多个角度充分考虑到此类课程学习需求。

在录取机制上,先公布高考及成绩,后志愿报名。 平行的志愿者有多个,在大量的选择下会形成自下而上的效应,不存在重考的情况。 高考成绩是衡量最终成绩的决定性因素。 相反,考研则恰恰相反。 先进行择校报名,后公布考试及成绩。 初审合格后生活网消息,需进行复审,以评价整体质量。

因此,对于考研来说,专业院校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考试的难度以及复习和准备的费用。“高级管理人员”并不适合所有“二战候选人”的复习节奏和规划。

四。 结论

不可否认,考研寄宿院校要形成像衡水中学、毛坦厂中学这样的“超级工厂”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但从目前这些考研机构的经营模式和发展理念来看,都隐含着它们的“工厂”身份。 倾向性强。

需要指出的是,研究生阶段比本科阶段需要的是更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学术创新能力。 学生的工厂化应试训练是否对他们后续的科研能力有帮助,值得质疑。 当然,与此相比,“考研产业化”背后的社会原因更引起公众关注,也确实值得更多关注。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考研工厂”就像乱七八糟的羊毛中的一根线。 一拉出来,就拉出来一堆社会问题,复杂难懂。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