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南风窗高级记者 朱秋雨
来自浙江的女孩张默在2023年做了一件“让几十家媒体私下信任她”的事:跨省省钱。
她在社交平台上写下了“体验帖”:首先下载江苏 银行 APP,搜索网点,提前选择目的地; 在她工作的城市提前开卡,存入钱,然后直接开具跨省存款证明。
如此精心的准备,是因为她想让自己手里的这十万,有最好的去处。 经过反复对比,她发现3月份,江苏银行上海分行的三年期大额存单存款利率为3.5%,比她杭州的存款利率高出0.2个百分点。
于是,为了多付600元利息,她选择在阳光明媚的周末从杭州开车去上海。 她表示,经历了2022年基金和理财产品的亏损后,理财预期有所下调。
章末用于存放存款单的夹子/受访者提供照片
“我不想再跑赢通胀了,至少我的本钱保住了,甚至还能得到一点利息,我就开心了。”
本章末尾的变化部分是受到未来预期的影响。6月,工、农、中、建、交、邮储六家国有银行发布公告,再次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 这是自2022年4月以来的第三次下调。如今,即使是五年期人民币定期存款,大多数银行的利率也已降至3%以下。
持续下降的存款利率释放了推动市场复苏的宽松信号。 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最紧迫的问题之一就出现了:排除消费后,手头剩余的钱如何处理?
我们采访了很多有财富管理经验的人士,如何让资产保值的焦虑萦绕在他们中间。 银行存款、大额存单、债券基金和增量人寿保险是这些人苦苦挣扎的选择。
但无一例外的是,在他们心目中,与其追求资产增值,增收节支、降杠杆更值得追求,也是唯一可以掌控的。
不要掉落
到了最后,她跨省存钱的那天,发生了一件让她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好笑的事情。
周末,在上海一家不受欢迎的银行网点,她是顾客中唯一的年轻人。 她坐在当地的老人和老太太中间,在一个大厅里,花了三个小时,终于攒下了一张三年的大额存单。
结束后,银行还给了她一袋大米和一桶油。
此时此刻,“有一种小时候陪妈妈去银行存钱的熟悉感。”
这是章末首次跨省将钱存入银行。 此前,她会把钱放在多个篮子里,包括基金、理财产品、定期,“年化利率可以达到4%-5%,甚至更高”。
当然,钱最重要的用处还是“还房贷”。
《月月屋》剧照
然而,这两年房价的持续低迷,让张默的房子观念发生了变化。“之前,我想利用好银行给我的杠杆,因为这是普通人一生中能在银行拿到的最大一笔钱。” 她说。
“但现在我觉得,房贷一天不还,还是有风险的。”
重要的是,从2022年开始,她的投资收益将开始下降,收益率将明显低于4.55%的抵押贷款利率。 对自己的投资水平充满信心的章末,已经不可能了,他萌生了提前还贷的想法。
2022 年 8 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LPR),加速了她的决定。 她知道,从2022年4月起,我国将实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节机制,旨在推动银行参考10年期国债收益率和1-1年期国债收益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年LPR。
1年期贷款报价利率下调也意味着存款利率可能会相应下调。
《凪的新生活》剧照
中金公司银行业分析师林英奇表示,2023年银行存款利率下降后,未来1-2年平均存款利率仍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 主要逻辑是,2020年以来,银行贷款利率已突破2017年低点,而存款利率自2020年以来基本持平,仍较2017年水平高0.4%左右。
认为存钱产生利息的概率会降低,不知道该把钱放在哪里。2022年下半年开始,章末赎回了多种理财产品并偿还了抵押贷款。
“你可以说我变得保守了,但这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她放弃了以前那种激进、激进的投资方式,转而下定决心:只把手里的钱放在保本的定期存款上。
2023年春天,还清房贷后剩余的10万元和上半年存下的5万元生活网资讯,章末全部存入银行。
她不追求收入,只希望不要从中产阶级中滑落。
不愿意贬值
定期办理银行业务是许多人的偏好。 但可以看出,靠吃利息来跟上通胀已经越来越难了。
清华大学经济系副教授韩秀云近日向媒体算了一笔账。 目前,真实通胀计算是M2增速减去GDP增速,“近期数值在6%-7%左右”。
也就是说,即使把钱存入银行,在存款利率较低的背景下,人们的钱仍然会大幅贬值。
仍然有人无法接受金钱停滞不前、日益贬值的事实。 豆瓣上,拥有10万人的“储蓄群”有一句经典的话:“存钱之后,不能想着存银行收利息,一定要等待机会,选择优质资产,转行”。将现金转化为不易折旧的资产。”
《爱情的开始》剧照
26岁的戴璐也这么认为。 工作第三年,她手里有12笔资金,存了两笔定期存款,还购买了金融产品,包括活期储蓄和保险。
随着工资的增加,她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争取每月存下1万元。 为了增加资金,每天下午2点40分闹钟会准时响起,提醒戴璐查看资金增加情况。
“很多基金都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涨跌周期,跌了我就立即补仓,低买高卖。”她说。 另外,节前也是重仓的机会。“假期期间消费市场会比较旺,这意味着假期过后消费基金可能会火爆。”
说起资金,戴璐侃侃而谈。
2021年,因为基金的“牛市”,她受到同行的影响,开始学习投资,跟风购买金牌基金经理的基金。 一年多来,她经历了多次申购、赎回、加仓,现在专注于投资稳定的债券基金。
“人们通过打工赚大钱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你有一些投资技巧,就相当于多了一种赚钱的方式,而且还能有保障。”
安全是这位26岁的年轻人多次提到的一个词。2022年开始,由于家人的身体问题以及工作中与癌症患者的接触,她越来越希望自己未来能有多重保障,可以通过掌控金钱来掌控自己的命运。
《大债时代》剧照
2023年4月,在与保险销售的交流中,戴璐第一次深入了解了一个保险术语:增量终身寿险。
这是储蓄保险的主要类型。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21年银行代理渠道业务发展报告》显示,增量型终身寿险产品是银行保险市场的绝对主流,占据年期交保费产品销量前十名中的七名。
保险经理提出了诱人的条件:额外购买终身寿险,终身享受3.5%的年复利,这一数字高于银行利率。
如果每年投资2万元,坚持10年,不仅享受溢价,累计投资20万元还会滚雪球,随着年数不断增加。
比如买了20年的保险,如果把投入的20万提取出来,就可以返还31万。
第27年再提取,钱就变成了40万。
看到这样的数额,尤其是3.5%的复利,戴鲁没有犹豫太久,就“上岸”了。
《青春派》剧照
不只是黛露。 三位银行经理告诉南风窗记者,银行利率的下降,使得复利3.5%左右的增量寿险和年金保险成为近期最受欢迎、推广最多的产品。
“那为什么不提前锁定未来20年、30年的高利率,为自己准备一笔退休金呢?” 一位银行经理向南风窗记者强烈推荐。
对于一些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理想的条件。
宇宙的尽头
但事实是,“好东西”并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 虽然买了一份保险是为了尝试锁定未来,但戴鲁逐渐冷静下来,发现保险要到10年后才会开始有3.5%的复利。
“时间和金钱的成本对我来说太高了。”
她学金融的男朋友帮她用公式计算。10年内,这笔年缴2万元的年利率仅为2%。 钱放到第20年,年利率才勉强达到3%。
在7天的犹豫期内,戴璐退保了。
看着手中的多只资金,戴鲁表示,很多时候都没有增长。 基金行情不好,“最近一直在亏钱”。 她只能说服自己,投资需要长期的。
《没有养老金》剧照
后两者,她分别购买了理财产品和债券基金,目前年化收益率为3.6%。 这个结果还是高于存款利率的,但Haru却是花费了很大的努力才达到的。 她告诉南风窗记者,很多时候,面对风险较高的市场,她发现“省钱比理财重要得多。理财不是我的强项,也不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 ”。
热衷理财的人都一致认为,存钱是当下见效最有效的方法,将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凪的新生活》剧照
Haru给自己定下了2023年的具体目标:存下5万元。
每隔几天,她就会在社交媒体上回顾一下自己的支出。 手机开关机时,锁屏界面亮起,弹出两条提醒:本月的收支预算是多少,距离今年的存钱进度还差百分之多少。
记录每一笔开支的习惯来自2022年8月。Haru在B站关注的夫妻UP主,两个来自北钓的小伙子,更新了2020年以来的省钱时间表。如何安排储蓄和投资,如何算账日常生活中的开支……所有的努力都指向一个动机:尽快存下380万,早点退休。
“我知道‘火’这个词(还有‘早’,意思是‘经济独立、提前退休’),但这是我注意到的第一个真正实践它并有明确目标的人。” 此后,Haru也有了一点一滴积累财富、提前退休的计划。
豆瓣“FIRE生活”群,23万人参与讨论
500万——通过阅读这本书,她为自己和丈夫设定了一个目标。 理论上来说,只要你存下平均年支出25倍的钱,你就能靠未来的利息养活自己。
每天上班的痛苦有望消散。 与担心工作的意义和裁员的压力相比,记录下“西红柿6块钱一斤,四个黄瓜12块钱”的具体开支,给了Haru更多的生活动力。
戴璐也表达了类似的感受。 通过省钱,看到手中的数字越来越多,“这象征着对生活的掌控感。”
2022年底,她经历了人生挫折。母亲在体检时发现了肿瘤。
他的父亲已经去世,弟弟还在上大学。 戴鲁负责照顾母亲。
在反复带母亲去省城医院检查身体、确认手术的漫长一个月里,戴鲁第一次如此深刻地认识到了钱的重要性。 回忆起那段无比焦灼的时光,她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雪白医院里实时滚滚的账单。 最多的时候,就滚到了七万。
“担心没钱的感觉仍然让我感到恐慌。” 从那以后,她的生活比以前简单了,在家做饭,不买新衣服,少用购物应用购物,绿色出行。
极简的生活带来一种平静,账户余额让她越来越有信心。
《欢乐颂》剧照
章末,他也是一个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人。
2023年,她把所有的钱定期存入银行后,把自己的两个大牌包放到了二手平台上。“我只是想看看我能否跳出消费主义的陷阱。”
事实证明,有钱比虚荣重要得多。 卖掉包包后,张默发现自己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找到了自己的避风港。“消费带来的快感没有了,变成了现在数钱带来的快感。”
在享受“数钱”的乐趣时,读到最后,我总会想起理财书上的一个理论:养鹅。
“大意是校长就像一只鹅,养鹅不吃鹅是最难的事,鹅长大后还会不断下鹅蛋。”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