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我国北方多地遭遇 暴雨 袭击。 其强度、持续时间、破坏力超乎想象。
为什么来自南方的 台风 会给常年少雨的北方造成如此严重的 灾害 呢? 这背后的形成机制是什么? 气候 变化是否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随着灾区进入灾后 重建 时期,深入思考灾难背后的事情,无疑有助于使重建工作变得更加现实和战略性。
(一)
台风是在热带或亚热带海洋上产生的、中心连续风速为12至13级(即每秒32.7米至41.4米)的“热带气旋”。
作为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每年遭受台风袭击的次数在10次左右,基本上是从东南沿海一路向西登陆,主要影响福建、浙江、广东等南方地区。江西.
这种路径运动源于副热带高压带的“抽搐”。
7、8月份,副热带高压处于较强时期。 西伸强化后,控制了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 控制区以沉降为主,不利于台风发展。 这就像为长江以北地区筑起一道屏障,让台风难以“突破”到达更北的地区。
但“杜苏锐”此次之所以能够一路北上,一方面是它落地时威力超强,另一方面则是它经过反复的降落后,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大气局面。与“副热带高压”的拉锯战。
也就是说,这座曾经横跨长江中下游的高压大坝,被“杜苏瑞”的强烈余流被迫推向了华北和黄淮地区。 持续强降雨引发山洪、泥石流,导致该地区河流水位飙升,洪水、内涝集中。
降雨、洪水、灾害叠加。 从灾害强度来看,此轮“台风”对北方地区造成的直接损失和次生灾害堪称“百年一遇”。
(二)
北方遇到的“台风雨”,专业术语称为“长途台风雨”。
而这与台风环流本身造成的暴雨区明显分开,这也是当前台风预报的痛点和难点。
从具体气候特征来看,“长距离台风风暴”主要特点是降水突然强、降水强度大、降水时段集中。 这也是影响我国内陆地区的台风的重要形式。
有学者对1951年至2001年我国台风造成的降水进行了分析,特别提到了大气环流形势的巨大影响。 随着研究的深入,大量研究表明,这是台风与中纬度系统(包括西风槽、东北冷涡、西南涡、弱冷空气、高低压等)相互作用的结果。高空急流、副热带高压等)。
“远距离台风暴雨”的威力惊人,但“千里送大雨”的情况并不常见。 大气监测数据显示,这种概率约为14%。
据中国气象局统计,有气象记录以来,减弱的台风低压已过或席卷北京七次。 从1949年至2019年登陆我国的台风数据来看,东北地区每年受到约1.2个台风的影响。
另外,当台风从海上来时,登陆后会失去能量供应并迅速减弱。 总体而言,与沿海地区相比,内陆城市遭受的灾害要少得多,这也符合公众长期以来对台风影响的印象。
(三)
但有迹象表明,这种传统认知正在被打破。
国际科学界普遍发现,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主要海域频繁出现强度更大、异常活动增多的台风。 国内学者也发现,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形成的台风中,我国近海或登陆的台风强度也在增加。
对于“台风为何越来越强”,虽然学术界尚存争议,但全球变暖已成为令人信服的归因。
对于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韩荣庆解释道:台风的动力来源之一是湿度。 气候变暖导致水蒸气增加,为台风强度的增加提供能量。 不仅如此,气候变暖还会增加大气的垂直稳定性,从而导致更强的台风。 这一结论也得到多项计算机数值模拟研究的证实:海面温度每升高1℃,台风的风速就会增加3%至5%。
根据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中心(C3S)的最新报告,今年7月是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月份。 与1850年至1990年7月平均气温相比,全球平均气温上升超过1.5°C。这是全球月平均气温首次上升超过1.5°C。
1.5℃的温度阈值被科学家认为是地球温度的临界临界点。 如果超过这个阈值,极端高温、洪水、干旱、山火等灾害将会更加频繁,甚至在气候领域,极端高温后还会出现极端暴雨。 陈述。
虽然目前还没有直接研究分析“杜苏瑞”强度为何首次达到福建63年来最强,但今年夏季气温异常升高显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变量。
统计显示,近十年来,由于全球变暖明显加速,台风强度也明显增强,影响我国长江以北的“远程台风风暴”也明显增多。2020年,东北地区将持续受到第8号台风“巴威”、第9号台风“美莎克”和第10号台风“海神”的影响。。 去年第12号台风“梅花”先后登陆浙江、上海、山东、辽宁等地,也带来了较强的风雨影响。
(四)
与经常遭遇台风的东南沿海地区相比,很少遭遇超强台风的北方地区,在防台风经验和基础设施建设上难免存在不足。
本轮暴雨的影响可见一斑——
首先,基础设施不够耐用。 受暴雨影响,不少城市部分地区停水停电,不仅给居民带来困难,也加大了抢险救灾的难度。
二是设防标准跟不上行程。 历史上,北方经常发生干旱,河坝的设防标准普遍不高。 不少蓄滞洪区存在“人水争地”的尴尬。 防洪工程有历史欠账和短板。
三是应急预警不够详细。 面对本轮暴雨,各地基本都能实现准确预报和快速预警,但预警转化为行动的效率还不够高,部分预警无法细化,数据共享和协调不力足够的。
四是防灾意识存在差距。 与东南沿海相比,北方居民的防台风意识要弱得多。 比如,虽然提前发布了暴雨红色预警,但很多人并没有认真对待,甚至有人冒雨涉水钓鱼。
(五)
“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期高质量发展”。
目前,北京灾后重建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显然,有必要及时弥补这次灾难中暴露出的短板,并将这次极端天气视为未来必须应对的挑战。 在重建过程中要给予充分重视。
灾害风险是灾害天气强度、社会经济暴露程度和防灾减灾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如果说极端台风降雨强度明显呈现上升曲线,经济社会发展必然加大暴露程度,那么要想减少灾害就必须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努力不让这种猖獗的“灰色” “犀牛”拴住,把风险拉回可控范围。
长期以来,在北方地区,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乡村建设,防旱一直是主导思想,在应对洪涝情况上难免出现一些失误。
这也意味着,做好灾后重建工作,首先要根据过去和未来灾害可能发生的变化,拿出全面的灾害风险评估,并以此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标准。 、管理制度、重点工程建设、设防。 更新了注意事项。
例如,城市的排水、河道、供电负荷、地铁系统的防洪,甚至建筑物的广告牌位置是否在出风口、高度是否能承受可能的强风,以及很快。 比如哪些基础设施没有达到设防标准,遇到特大暴雨可能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再比如,受灾社区的重建,其建筑材料是否适合抵御极端暴雨等灾害。
二是对暴雨强度设置和城市设防标准作出相应修改和调整。 每个城市的资源禀赋不同,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如何在防灾效果、成本投入和城乡协调之间取得平衡,需要复杂而谨慎的权衡。 为了增强针对性,有学者建议各城市根据自身情况开展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并在普查的基础上重新审视本市的防洪排涝标准。 如果差距太大,则需要改进。
当然,更根本的一点是进一步强化气候可行性论证在城市总体建设规划中的意义,从而更好地提高城市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韧性。
对此,国家气候中心主任晁庆臣指出,目前的气候可行性论证一般是基于过去几十年的气象和灾害数据生活网资讯,但未来的气候变化不会是线性的,因此评估尽管预测存在不确定性,但基于气候模型的未来风险预测仍应作为重要参考。
(六)
防灾减灾不仅是硬件的竞争,更是软件的竞争。
其中,广大居民的预防意识和风险规避意识,直接关系到应急预警转化为行动的效率。 因此,灾后重建中必须补足应对雨洪灾害的教训,增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避险逃生常识。
这几天,不少南方朋友分享的暴雨笔记在网络上走红:
接到预警短信后,平房区立即清理院子,高层居民努力加固门窗,在小区门口放置沙袋防洪,在小区门口准备更多蔬菜。回家应急,非必要不出门,尽量多走动……可见,因为每年面对台风,“宁可十防九防总比没有好”的理念有了早已深深地烙印在每个人的脑海里。 这种规避风险的意识值得我们学习。
杜绝侥幸心理,提高规避风险的能力,严格服从安排,老百姓的科学素养和文明水平,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精神,也将构成全市乃至全市的宝贵资源。全区共同抗击风险。
(七)
晴天雨天,生活还要继续。
在遭受暴雨、山洪严重影响的地区,村民们纷纷回家,拿起铲子,开着卡车,清理路上的泥土杂物,重新集结,开始新的工作。
“天不遂人愿,人还得努力”。 这次台风带来的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给北方地区带来了沉重的教训。 以此为契机,堵漏洞、补短板、消除隐患,夯实防灾减灾体系,才能在风雨难测前争取最大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