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企业通过量贩模式开展渠道转换

近日,休闲零食上市公司纷纷公布了2024年三季度财务报告。从这些公司交出的成绩单看,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双增长,有的企业营业收入、净利润双双下滑。
零食企业业绩分化原因众多,比如市场竞争加剧、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差异、消费者需求变化等。而渠道布局的差异是零食企业业绩出现分化的关键因素。
前三季度,某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0.63%,主要系报告期公司量贩零食业务规模扩大,营业收入增加。数据的背后,是大量零食连锁店下沉到此前不被看好的县域市场。如今,在不少县城乃至集镇的中心地段,多家量贩零食店"扎堆"已是常态。
量贩零食为何异军突起?其实零食行业是个消费者"高度敏感"的行业,如价格敏感、生产商和零售店成本敏感、口味敏感、产品保质期敏感等。而量贩零食店借助规模效应,最大限度降低了中间环节加价率,优化商品陈列及库存周转,大幅节约营销成本,提高周转效率,有力破解了零食行业的痛点,这构成了量贩零食更具竞争力的底层逻辑。量贩零食在县域尝到甜头后,带来了趋之若鹜的加盟者。在县级市场,"好想来""糖巢""赵一鸣""鸣鸣很忙""零食很忙"等诸多量贩零食店如复制粘贴般出现,也让这一赛道更加拥挤。
虽然量贩零食已成当下网红,但这些网红店能否长红还是要打个问号。
其一,虽然说渠道广、销量大意味着议价能力强,能从上游拿到较低供货价。但很多零食原料来自种植业、养殖业,受自然产量和原料品种限制,价格弹性并没有那么大。同时,不同零食制作流程不一样,生产厂家大多小而散,数量供应、品质控制、品种组合等都是考验零食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重要指标。
其二,量贩零食高速扩张背后低门槛、同质化的竞争同样使得这些公司易增量、难增利。同时,零食巨头们都在比拼"低价"以吸引更多消费者,这又会进一步挤压零食企业的利润空间,以价换量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零食企业通过量贩模式开展渠道转换,打破了传统零食经销商层层加价的旧流通体系。但要建立起新秩序,零食企业还需要苦练内功,加快供应链革新和信息化变革,挤掉供应链多余"水分",并发挥供应链规模效应,提升整体采购规模和议价能力,实现全链条降本增效。在此基础上,还要以更"宠粉"的态度、更优质的产品、更亲民的服务巩固自身品牌,从而掌握竞争主动权。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