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颅内出血会自愈吗
很多孩子在出生之后,稍微的不注意都会导致颅内出血,对于这种情况,本身对孩子的危害是极大的,所以说,家长需要尽快的去给孩子进行治疗,不然的话,对于孩子后期的影响非常大,但是仍然有一些家长对此疾病不了解,想要知道新生儿颅内出血会自愈吗?
目录 缺氧缺血性颅内出血的表现 新生儿颅内出血会自愈吗 颅内出血的护理要注意的问题 再障患者出现颅内出血该怎么办 什么是创伤性颅内出血
缺氧缺血性颅内出血的表现
患儿可能有宫内窘迫史或出生窒息史,但也可发生在正常分娩或剖宫产的早产儿。症状发生在出生后三天内,轻重不一,分为三型:
1.急剧恶化型 神经系统症状进展快,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神志从迟钝转入昏迷,肌张力消失或增强,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病死率高。
2.断续进展型,神经系统症状呈波动式加重,病情有时稳定,有时加重。
3.安静型 无明显神经系统症状,经影像筛查才发现。故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宜作头颅B超筛查。
脑室内出血时血液在经过脑脊液通道过程中可能发生阻塞,使脑室逐渐扩大而成脑积水,因此需常测头围。
新生儿颅内出血会自愈吗
肿小的话是可以自行吸收的,时间是不能确定的,因为个体存在差异性。平时保持安静,减少搬动,头中位或右侧卧位,头肩略垫高30°。建议定期复查,轻度颅内出血吸收后不会留下后遗症,注意定期检查看看血肿吸收状况。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围生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致残因素。缺氧型出血是因缺氧造成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使血液渗出,此型可发生在出生前、出生时和出生后。而损伤型则都发生在出生时,当然在缺氧的基础上更易出现损伤。不可忽视的是剖宫产儿亦可发生颅内出血,且多为缺氧型。
损伤型颅内出血见于臀位牵引,臀位助产和产钳,胎头负压吸引的颅内出血略少于产钳分娩。损伤型颅内出血都是体重偏大儿,且随体重的增加发生率增高,难产者发生损伤的机率明显大于自然分娩者。而体重越小发生缺氧型机率越多,而体重越大则损伤型越多。故防宫内生长迟缓及早产,防出生巨大儿,以及防胎位不正,头盆不称等,均是防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关键,这就要求做好围生期保健。
颅内出血的护理要注意的问题
1、脑出血患者注意休息:绝对卧床休息2周,头部可轻轻向左右转动,应避免过度搬动或抬高头部,四肢可在床上进行小幅度翻动,每2小时一次,不必过分紧张。大小便须在床上进行,不可自行下床解便,以防再次出血的意外发生。
为减少脑血流量,降低颅内压,患者的头部可置一软枕,约拾高15°—30°并偏向一侧,口稍向下,以利口水及呼吸道分泌物等自然引流,切忌无枕仰天平卧。
避劳累避免体力和脑力劳动过度,超负荷工作可诱发脑出血。
2、脑出血的饮食:要营养丰富、低脂、清淡软食,如鸡蛋、豆制品等。病人病情如已稳定,但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吞咽困难时,应采用鼻饲饮食,将易消化的流汁状饮食,如浓米汤、豆浆、牛奶、新鲜蔬菜汁、果汁等分次灌入,或5-6次灌入混合奶1000-2000毫升,灌入食物不宜过热过冷,以37℃-39℃为宜。 若病人神智清醒,但进食时有时发生呛咳,可头偏向一侧,予糊状饮食,其饮食内容为蒸蛋羹、肉末菜末稠粥、肉末菜末烂面条、牛奶冲藕粉、水果泥或将饭菜用捣碎机捣烂后给病人食用。喂食速度慢,避免交谈,防呛咳、窒息。
再障患者出现颅内出血该怎么办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是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导致机体内血细胞生成减少,难以供给人体正常生理功能需求而引发的一种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常发病急骤,治愈难、易复发、死亡率高。
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贫血、出血、感染、发热等,其中颅内出血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颅内出血发病急,危险性极高,病情难以控制,可能随时危害患者生命安全。
颅内出血是由于脑中的血管破裂而引起的出血,出血灶压迫周围神经组织而引起相对应脑组织的功能障碍,患者会出现突发昏迷、肢体瘫痪、失语、头痛、恶心呕吐、高热、呼吸停止等症状。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由于其自身疾病的特殊性,颅内出血常不能凝血自止,病情常不断加重。
出现急性神经症状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应及时进行头颅CT检查,确定诊断颅内出血及观察出血范围,并估计患者预后。如果患者出血灶不大,应继续观察48小时,并及时进行CT复查,可进行腰椎穿刺判断是否有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血肿破入脑室。手术治疗不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颅内出血的首选治疗,一般采用止血对症保守治疗。
什么是创伤性颅内出血
外伤性原发脑室内出血在临床上极为少见。这种脑室内出血多见于年龄偏大患者,这主要是由于其时反应较慢,创伤时脑部受伤较严重,加之脑血管多有硬化,顺应性差,伤时在脑室瞬间扩张时,易破裂出血。由于脑室壁也是脑血管畸形好发部位之一,故外伤性原发脑室出血不能排除是由于外伤诱发脑室壁血管畸形出血所至,因此有条件应行脑血管造影以明确诊断。
脑室内出血的诊断有赖于头颅CT 检查。伤后早期的头颅CT 常可通过血块的积存的情况来判断出血的脑室,对以后可能的手术处理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于入院时没有或仅有轻度的脑室内出血(侧脑室积血量小于1/3)的患者,伤后12~24小时的头颅CT 复查是极为重要的,尤其对于部分伤后持续昏迷的患者。
轻度的脑室内出血治疗上并不困难。除使用止血药物外,再辅以腰穿放脑脊液,多可治愈。对于严重的脑室内出血,尤其是脑室铸型的患者,早期的急诊手术是十分必要的。从相关文献及我们的经验可以证实,严重的脑室内出血的患者,急诊手术治疗的效果要明显优于保守治疗,尤其对于防止急性脑积水的发生有重要意义。手术多采用积血严重一侧的侧脑室外引流术。外引流多进行5~7 天,时间过长易引发颅内感染。采用脑室外引流辅以腰穿放脑脊液的方法,以达到脑脊液置换的目的。腰穿多在术后第二天即可进行,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以放血性脑脊液为目的,每次放出血性脑脊液30ml 左右,放出脑脊液后,为防止颅内压过低,可注入10ml 左右的抗生素(我们多采用500ml 的生理盐液中加入8 万单位的庆大霉素配置)。前三天腰穿可每12小时一次,以后每日一次,待脑脊液基本清亮后即可停止。对于脑室铸型患者,单纯腰穿治疗,有诱发脑疝的可能,因此早期应慎用,先予以脑室外引流,待5~7 天后可行腰穿治疗。进入九十年代,随着微侵袭神经外科迅速发展,脑室镜也应用于脑室内出血的治疗,因其除可清除血肿外,还可在镜下止血,因此有较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