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元10节课,真的很实惠”“体验感不错,很有趣”……近期,“白天上班,晚上上课”的生活方式在年轻人中流行开来。北京、上海、浙江等多地的“夜校”大量增加,从最初城市文化馆的夜校课程到市民自发拉起社群成为“夜校”代理人,与上世纪80年代的“夜校”不同,如今备受欢迎的“夜校”更像是年轻人的“精神乌托邦”。
为什么来上夜校?
周五晚上8点半,北京朝阳望京社区的一家24小时篮球馆灯火通明,记者沿着球馆内的一条小道深入其中,耳边隐隐传来“哒哒”的声音。
学员们正在练习高跟鞋台步(张璐琢 摄)
“保持肩部直立、腰腹发力,走的时候注意摆臂,步子不要太大。”老师一边说一边做着示范,十几名学员按照老师的要求不断调整着站姿和走台步的发力方式,稍显局促和紧张。据鲸愉书院夜校负责人章女士介绍,“这个班的大部分学员是90后上班族,其中很多人在之前没有穿高跟鞋走路的经验。”
“我平时上班很少穿高跟鞋,但我的副业是模特演员,这行对个人形体要求比较高,所以我想报个班多学点。”吴辰告诉记者,自己是通过社交媒体的招生帖找到这里,今天第一次上课,体验感不错,收获很多。像吴辰一样,抱着自我提升的想法来报名这门课程的人不在少数。很多学员希望通过这门课改善不良体态,提升气质和自信,礼仪课吴老师向记者透露。
年轻人热衷于参加“夜校”,其目的不仅仅是学习职业技能,更多的是出于兴趣爱好。从甜品制作到红酒品鉴,从非遗技艺到电影鉴赏,“青年夜校”更像是“成年人的少年宫”。夜校学员表示,以前想学而没机会学的东西,现在可以学了。借助“夜校”的平台,年轻人可以真正地探索自己的兴趣与热爱。
报名了夜校尤克里里课程的学员陈默告诉记者,尤克里里是我很早之前买的,我跟着网上的教程练习过一段时间,但还是觉得自学少了些乐趣,就想着来试试夜校课程,也是因为便宜。
“新型夜校的出现,实际上拓展出了一个独特的空间,它既不同于正式的学习机构或工作场所,也不同于纯休闲的娱乐空间,这是一个由社会中真实的学习需求催生的弹性空间,同时也为流动性强、缺乏稳定感的年轻人提供了社交机会,很契合现在流行的‘轻社交’属性。”在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张华军看来,通过夜校这一共同体空间的交流,可以激发出社会中积极向上的能力以及创新拓展的精神,这无疑有利于在社会转型和发展期间孵化出更多创新动能,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出现,引发文化上的创新活力。从长远来看,对提升整个国家、社会的文明素养也具有重要意义。
夜校热如何持续下去?
目前,“青年夜校”的主办方呈现出多元化的性质,有政府相关机构主办的官方夜校,有社区和居民共同联合主办的夜校,同时,大量通过自媒体招生的民间夜校也开始涌现。有夜校负责人坦言,“办夜校主要是‘引流’,吸引商家入驻场地,推动其他商业项目的开展,进而扩大商业规模。”
张华军表示,一方面说明商业模式的民间夜校确实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也亟待有关部门统筹安排,在制度、法规等层面对之进行规范、完善。“夜校”兴起背后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质优价廉”,因此自带公益和社会服务的性质。如果夜校转变成一种纯商业模式恐怕会改变其最初大受欢迎的局面。当然,也不排除在这个过程中市场探索出一种新的商业需求和商业模式,助力社会学习空间的拓展和可持续发展,也未尝不是好事。
张华军认为,未来,夜校可以和高校、职业院校、社区教育以及各类文化机构(包括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等)进行合作,分享空间、师资、课程等资源,探索出一种多方联动的有效合作机制,为更多在城市中打拼的年轻人提供心灵休憩、自我提升和创设学习共同体的机会,为社会民众提供多元、高质的学习平台,是终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对于高校教师来说,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提供社会服务的机会,可以把研究成果以一种相对浅近、亲切的方式传递给大众,进行知识的普及化和社会效益的转化。(光明网见习记者 张璐琢)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陈默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