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穿遍四季衣 站 生命禁区 疑点不过 里的移民管理警察

甘肃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公婆泉边境检查站站长张超点验核对警用装具,确保执勤装具正常使用。(资料图) 甘肃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供图

中新网兰州3月14日电(艾庆龙 蒋洁)惊蛰已过数天,多地气温日趋升高,但在甘肃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公婆泉边境检查站依旧是“冰火两重天”的状态,白天还穿着长袖衬衣的公婆泉边境检查站站长张超,晚上“换装”成棉袄开始执勤。

甘肃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马鬃山镇是甘肃省唯一的边境管理区,地处河西走廊西端、中蒙边境,边界线虽仅长65.018公里,但边境管理区达2.6万平方公里,形成了“口窄腹宽”的独特区域形势。

公婆泉边境检查站位于马鬃山地区G7京新国家高速公路处,主要对G7京新高速往返人员、车辆及携带的行李物品、货物进行查缉检查,于2017年7月15日揭牌并启动查控勤务。公婆泉边境检查站近百公里范围内,看不到一棵自然生长的树,特殊的地理位置,艰苦的自然环境,每一项地理和气候数据都挑战着人类生存的极限。

张超通过现场视频,远程调度,确保过往车辆顺利安全通行。(资料图) 甘肃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供图

张超戍边已有20多年,经历了从边防武警转为移民管理警察的变化。在他的房间内,如豆腐块的被子,平整洁净的床单,整齐摆放的洗漱物品……处处还能看到张超的“部队习惯”,书架上放着一本有些褶皱的《带兵日记》,记录着他的青春。

“每天上勤,我们全身穿戴的装备有10多斤。”张超表示,马鬃山地区,夏天40摄氏度的高温是常态,民警执勤结束后,人就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冬天民警则需穿着棉衣棉裤加保暖衣裤,依旧不能抵挡无孔不入的寒冷。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这群平均年龄不到35周岁的年轻民警在日常执法执勤中,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用青春、坚守,护卫着辖区安全。

公婆泉边境检查站已累计查验过往人员720万人次,车辆500余万台次,查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员百余名。先后被国家移民管理局表彰为建党10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安保成绩突出集体,被甘肃省公安厅、酒泉市公安局分别表彰为“全省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全市缉毒工作先进单位”,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车越来越多,以往多是运送煤炭的大型货车,现在更多是自驾前往新疆旅游或进入内地经商、旅游的小型车辆。”20年来,张超见证了马鬃山地区的发展,也目睹了公婆泉边境检查站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转变。

张超主导参与检查站现场执勤卡口设备的改造设计,先后完成了检查验证大厅智能化改造,配齐了多种类智能查核设备。从最原始的手抄笔录,到后来的计算机手动输入,再到如今的智能查验机器人。

现在执勤民警可以通过智能查验设备,与司乘人员“零接触”完成基础信息录入。公婆泉边境检查站执勤民警马竞邦介绍说,车辆通过检查站的时间从以往的平均50秒1台车,到现在的平均15秒1台车,在确保安全的同时,极大方便了过往司乘人员。

根据长久积累的工作经验,张超在执勤现场,设立了24小时便民服务站,为司乘人员免费提供热水、应急药品、方便食品等,同时将高速道路救援、高速交警、车辆维修人员的联系方式等以卡片形式分发给过往司乘人员。

多年来,张超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先后多次被评为“甘肃省优秀人民警察”“优秀公务员”等。他在谈及这些荣誉时表示,职业的特殊使命,也是荣誉感的源泉之处。(完)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