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青春期社交恐惧
中学时期,一个人生理和心理都要发生急剧的变化,如果在这一阶段遇到心理问题,没有解决好,就可能会影响他们将来的升学、求职、就业、婚姻等一系列社会化进程。面对青春期社交恐惧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注意的点有哪些呢?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青春期性教育怎样进行 青春期社交恐惧 青春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为什么人总感觉很孤独 人际交往时紧张该怎么办
青春期性教育怎样进行
现在孩子早恋的现象比较严重,其实说白了,这种恋爱与真正意义上的恋爱还是有区别的,家长也不必忧心过度,而且强烈禁止就更不合适了,这样反倒会坚定他们的信心。从而让他们很难发现问题,正确的引导和以孩子思想为主的态度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
若是引导不力,并严加逼迫的话,还会导致孩子犯罪的现象。性教育滞后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一些学生的性早熟,却没有引起社会、家庭、学校的足够重视。其实男孩女孩之间交往是一种相互沟通,有时候是学习或娱乐游戏,家长担心的那种情况是很少发生的。
有近半数的初中生缺乏对性的基本的正确认识,也缺乏最基本的性卫生保健常识。有50%的初中生明确反对“性教育会导致孩子有更多的性行为”这一说法。这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出他们渴望得到青春期性教育的主观愿望。调查表明,有半数初中生对当前的学校青春期性教育表示不满意,认为“当前学校性教育太保守”。有41.8%的初中生认为“学校里讲授的有关性的知识应该跟讲授语文和数学一样重要”。孩子的思想虽然有时候有些偏激,但是也确实不能忽略的。
性健康教育的责任在于扫除无知,同时完备的性教育,不仅是指性活动、性思想的开放,还包括性道德、性责任的教育。要在参加中理解,因此必须做到适时、适宜、适度。既要有针对少数人群的个性指导和服务,这样才能真正为孩子的成长奠定基础。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循序渐进地给他们讲性道德、性责任的含义,讲尊重妈妈、尊重女性,讲珍惜友情,讲友情和爱情的区别,讲爱情和家庭的责任,讲人在不同阶段对异性的不同兴趣,会对他们避免在无知情况下做出影响一生的错误举动的所帮助。
青春期社交恐惧
一项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显示:目前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较多,其中女生及高中学生心理问题较为明显——— 一位十五六岁的高中生,不敢当着老师同学的面发言,如果遇到同学必须轮流上台发言,躲不开,她宁愿装病逃学,也不敢面对朝夕相处的同班同学说话。
对上台发言,用她的话说:“还不如把我杀了。” 这提示学校应该注意加强心理卫生教育,及早发现症状并予以干预。
这项调查的主持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的汤宜朗博士对记者说,促使他们开展此项调查的原因,既由于相关研究中针对中学生人群的心理问题资料较少,也由于他们平时在医院接诊中听到和看到了大量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提到那位恐惧上台发言的女高中生,汤博士说,这种社交恐惧现象十分常见,严重的会发展成社交恐怖症。
中学时期,一个人生理和心理都要发生急剧的变化,如果在这一阶段遇到心理问题,没有解决好,就可能会影响他们将来的升学、求职、就业、婚姻等一系列社会化进程。
青春期心理健康的标准
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在生理、心理上有许多变化,如情绪容易波动,爱慕异性,兴趣易转移等。青少年的心理是否健康,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与别人相似人与人之间都彼此相似。当听到月亮时,联想到太阳或星星,都是正常的反应。但联想到死亡,就让人难以理解。这种情况出现多了,就应注意他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如果一个人的想法、言语举止、嗜好、服饰等,与别人相差太大,则他的心理可能不够健康。
与年龄相符人的行为是随着身心的发育而变化的。各种年龄的人,在想法、兴趣、行为上都有不同。青春期,应是精力充沛,活跃好动。而少年老成的学生,从心理卫生的角度来看,实际上是不大健康的。
适度的反应每个人对事物的反应速度与程度都不相同。但差别不会太大。如反应偏于极端,他的心理就不健康。如学生因考试失败而一时不悦,是正常的现象;但若他为此而几天不吃饭,甚至有轻生的意念,就可能是心理不健康的。当然,对考试失败无动于衷的学生,心理也未必健康。
为什么人总感觉很孤独
1、为什么人总感觉很孤独
1.1、社会的因素:现代社会的快速变迁使得人与人不再有密切的接触,孤单因此成为通病。
1.2、心理的因素:
低自尊:低自尊使人自觉差劲或羞怯,并会有过度依赖别人的现象。当别人无法配合其需求时,就会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及很深的孤单感。
无法沟通:沟通不良可能是许多人际问题中最根本的。人若不想沟通或不知当如何坦诚沟通,疏离孤单的感觉就会持续下去,即使置身众人中亦然。
人际交往时紧张该怎么办
与人交往时人特别容易紧张该怎么办呢?这是很多人面临的困惑。他们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紧张程度,这样容易使他们逃避与人接触,这也影响到了日常生活,改怎么办好呢?
其实,处于青春期的人,由于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非常关注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在这种情况下与人交往,自然免不了紧张、不安和担心等情绪反应。只要这种反应不影响自己与他人的交往,那就不必过虑,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这种一般性的紧张感自然会降低。不过,当人际交往中的焦虑反应不仅影响了自己与他人的交往,而且对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时,就需要调整了。下面提供几点解决措施:
1、降低内在欲望,不过分在意自己的表现。人们在面试、见领导或异性等场合中,都会有一种内在的欲望——希望给对方留下好印象,而想把自己的缺点隐藏起来,这是很自然的事。然而,这种欲望过强,就会很在意自己的表现是否完美、出色,因而造成紧张情绪。当我们不苛求自己能让人人满意,能容忍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失误或失态,不去过分在意自己的表现,而是追求自自然然地与人交往时,紧张情绪自然不会发生了。
2、提高自信心。很多社交焦虑者缺乏自信,提高自信心有助于消除焦虑感。提高自信心有两个原则,一是减少对自己的否定性评价,增加肯定性评价,如“我现在的自我状态不错”、“我做得很棒”、“别人不会看不起我”;二是参与那些容易成功的活动或社交情境,当你与某个人接触能够不太焦虑时,就是一个信心的支持,通过多次的锻炼,你的自信心就会越来越强。
3、放松的方法。深呼吸是最简便的放松法,当自己在社交场合感觉紧张时,可以暂且找一个不引人注目的角落,有规律地作几次深慢呼吸,同时在心里默念:放松、放松。第二种放松的方法是“想象性放松法”,平时想象自己进入了在最容易放松的情境,如在幽静的公园里散步、或在温暖的沙滩上晒太阳、或在草原,每天练习几次,想象得越逼真、越鲜明越好。当你以后在社交场合中感觉紧张时,便可想象经多次练习的情景,以达到放松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