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气管炎的中药
中医治本,西医治标,中医是我们的国医,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气管炎的中医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关注。中医博大精深,尤其在治疗慢性呼吸疾病上效果显著,对支气管炎患者的肺部及呼吸道进行调理治疗,让疾病得到更好的控制。那么,治疗气管炎的中药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目录 小儿支气管炎食疗 治疗气管炎的中药 支气管炎的原因 慢性支气管炎的分型和分期 支气管炎患者要注意哪些事项
小儿支气管炎食疗
1、百合粥:鲜百合20克,糯米50克,共煮粥,冰糖调服。健脾补肺,止咳定喘。
2、芥菜粥:芥菜头适量切碎,粳米50克,共煮粥服。温化痰饮。
3、杏仁粥:杏仁20枚去皮尖,粳米50克,共煮粥服。
4、梨粥:鸭梨3个去核切片取汁。粳米50克熬粥,将熟时兑入梨汁调匀服。清心润肺,止咳除烦。
5、山药汤:山药200克煮熟去捏泥,粟米250克炒熟研粉,杏仁去皮尖500克炒熟研粉。每天早上用开水冲泡粟米杏仁粉10克,兑入山药泥适量,调入麻油后服。益气补虚,温中润肺,用于小儿久咳不愈或反复发作等。
6、川贝梨:川贝5克,生梨1个,冰糖适量。先将梨切去头部,剜空梨心,放入冰糖、川贝,再将梨头盖上,用牙签固定。放入碗内同蒸,将梨与汁同服,适用于咳嗽初起而痰多者。
7、三仙饮:生萝卜250克,鲜藕250克,梨2个。切碎绞汁加蜂蜜适量。热咳者可生服,寒咳者将汁加生姜数片,蒸熟后服用。
8、川贝百合汤:川贝母50克,百合8克,荸荠25克,大鸭梨50克,冰糖适量。将荸荠洗净,去皮切碎;大鸭梨去皮、核,洗净切片;与川贝、百合、冰糖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20分钟即成。每日1剂,分2次食完,连服3~5日。能清热生津,化痰止咳,适用于支气管炎咳嗽痰黄粘稠量少,口咽干燥,舌红少津,小便短黄等。
9、花生冰糖汤:花生仁100~150克,冰糖50克。将花生仁洗净,与冰糖一起入锅,加清水2碗同煮,至花生仁熟烂即可,吃花生饮汤。1剂/日,分2~3次服完,连服5~7日。
功能:补脾润肺。
主治:小儿支气管炎以及百日咳、干咳痰少、秋冬燥咳等。
治疗气管炎的中药
1、易于吸收,直接作用于腑脏及血液中,可以清除体内毒素,改善血液质量;
2、迅速改善过敏体质,改善细胞活力,调节内分泌,促进细胞再生功能;
3、重新组建破坏的血管网,恢复正常血液循环,达到病灶部位营养供给正常;
4、增强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恢复身体正常生理功能。
据调查,86%的人群在患病后,都会考虑用中医来治疗疾病,尤其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的人群越来越多了。济南哮喘病医院医生说:支气管炎的发病率比较高,且反复发作的情况下还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很大影响。一般选择中医疗法治疗支气管炎的话,不会产生抗荮性,也不会有副作用。
支气管炎的原因
首选来讲,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可能于生活中的过敏因素有关,尘埃,尘螨,花粉等对有些过敏体质的人都有一定的危害,尤其是身体素质较差的人,都有可能因为一些不适应而引发慢性支气管炎,主要形成的原因就是因为过敏而使呼吸道粘上过敏源,进而引发的咳嗽喘息的症状,这就是我们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炎症状,所以专家提醒有过敏体质的人们,生活中要引起这方面的重视,避免过敏源,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
另外身体的自身免疫能力也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慢性支气管炎本身多发于老年人,尤其是四十以上的人,稍有不慎,都会引发呼吸道感染,紧接着就是慢性支气管炎,所以在生活中一定要注重身体素质的培养,健康每一刻,就要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合理膳食,合理运动等等。
最后是气候因素,天气寒冷会使人的毛细血管收缩,影响血液循环,如果老年朋友不能再冬季注意防寒保暖,也可能会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发生,这些生活中的细节,可能大部分人都不清楚,也没有合理预防过,这就是慢性支气管炎多发的主要因素,同时提醒大家,要避免呼吸道感染,这也是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慢性支气管炎的分型和分期
(一)分型 可分为单纯型和喘息型两型。单纯型的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型者除有咳嗽、咳痰外尚有喘息,伴有哮鸣音,喘鸣在阵咳时加剧,睡眠时明显。
(二)分期 按病情进展可分为三期:
1.急性发作期 指在一周内出现脓性或粘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咳、痰、喘等症状任何一项明显加剧。
2.慢性迁延期 指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症状迁延一个月以上者。
3.临床缓解期 经治疗或临床缓解,症状基本消失或偶有轻微咳嗽少量痰液,保持两个月以上者。
支气管炎患者要注意哪些事项
1、步行时应选择空气较为新鲜的绿色环境,如人不多的公园、小区、林荫道、花草地等,周围没有太大的噪音、灰尘污染、有害气体排放、不良辐射源等。
2、步行的速度可根据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病情而定,慢速每分钟60~80步,中速每分钟80~100步,快速每分钟100~120步。
3、步行中可结合上肢扩胸式辅助动作,两臂随步伐节奏做较大幅度摆动,每分钟60~90步,可增强骨关节和胸腔功能。目前多采用12分钟行走试验,即在12分钟内做最大努力,平地行走的最长距离。随着全身活动量的增加,12分钟平地行走距离增加。
4、步行过程中应根据患者主观感觉呼吸困难与心悸的程度,结合呼吸频率、心率、肺通气量等客观指标确定锻炼强度,以不感到明显的疲劳为宜。
5、一般患者行走12分钟后要根据行走距离以及锻炼前后呼吸、心率的变化判断身体适应情况,如身体情况较好,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爬坡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