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多厉害 学富五车 中国历史专家算给你看

古人常用成语「学富五车」来形容一个人学问渊博。这个成语源自《庄子》一书,说的是战国时的政治家惠施的故事。《庄子》的原文是:「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很多人将这句话理解为他读过五车书,的确很厉害。那古代的五车书到底有多少呢?今天咱们就来算算。

「学富五车」中的五车书,和我们今天的书是不一样的。今天的书是纸版书,是东汉之后才有的。尽管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但东汉并未普及纸版书。直到魏晋时期,因为佛教的传播需要大量佛经,廉价方便的纸版书才普及开来。那在「学富五车」的先秦时期,书是用什么材料写的呢?答案是简牍。

简和犊是两样东西,区别主要体现在宽度上。简细长,牍则更宽。在 ... 材料上,两者大体都用竹或木。一般简多用竹,牍多用木,所以又称「竹简」和「木牍」。竹简在商朝就出现了,后来在战国时期被广泛使用,一直用到汉朝。

竹简的 ... ... 很复杂,首先得选用上等的青竹裁切成适合的大小和长度。竹简的宽度在零点五公分到一公分之间,长度则根据书写内容而固定。如写诏书律令的竹简长三尺(约六十七点五公分),抄写经书的长二尺四寸(约五十六公分)。民间写书信的竹简一般长一尺左右(约二十三公分),字数少的书信用一块木牍就够了,也是一尺长,因此古代又称信件为「尺牍」。

裁切后的竹片要拿到火上烤,一方面是为了减轻竹简的重量,还有一方面是为了干燥后防霉防蛀。烘烤之时,本来新鲜湿润的青竹片,被烤得冒出水珠来,就像出汗一样,所以这道程式叫「汗青」,也称「 ... 青」。今天电影拍摄完成时也称「 ... 青」,这种叫法就是源于竹简的 ... 工序。

... 青后,就可以在竹片上写字了。如果写字时写错了,就用小刀将错字刮掉后重写,以避免一整片竹简的废弃。这种刮错字用的刀叫「书刀」,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文化用品。竹片写完了,再在竹片上打孔穿绳,将若干片竹简连接在一起,这就是一册竹简了。

牍大多用木片制成,汉代多以胡杨和红柳作为原材料。牍比简宽许多,能达到六公分左右,个别的达十五公分以上。单片牍比单片简能承载更多的文字量,因此牍多单片使用,不用联结成册。牍呈长方形,故又叫做「方」或「版」。牍也用来画地图,这就是后世将国家疆域称为「版图」的由来。

「学富五车」时代的书是竹简,其重量和今天的纸版书不可同日而语。《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有个叫东方朔的人,博览群书,给汉武帝写自荐信,用了三千片竹简,需要两个人抬着才能运到宫殿。一片竹简能写三十多个字,三千片竹简就是十万字左右,与你正在读的这本书字数相当,这就足以看出竹简之重。

那五车竹简有多重呢?台湾省历史学者邢义田先生曾考证过,东方朔上书用的竹简重量可达十二公斤多。我们计算一下,三千片竹简能写十万字左右,能达到十二公斤多,平均算下来每公斤竹简有八千字。古代马车的载重量一般可达两百公斤,五车竹简就是一千公斤,算下来大概有八百万字。

八百万字是什么概念呢?以大陆人民出版社版本的四大名著为例,《红楼梦》约一百零七点五万字,《三国演义》约七十二点六万字,《水浒传》约九十二点五万字,《西游记》约八十三万字,加起来大约三百五十五万字。「学富五车」的读书量,大概就是四大名著总字数的两倍。这个水准,今天的中学生基本就能达到。

然而我们是否可以藐视古人而自称「学富十车」呢?恐怕不可以。首先,古代的文章用文言体,其资讯量远远多于白话文。其次,古人读的都是学术著作,四大名著那是白话小说,难度上也不在一个水准。另外,「学富五车」这一成语的本意不是「读」了五车书,而是有五车书的著作,是「写」了五车书的意思。以王老师目前日夜赶稿的速度,穿越回古代,也只能算是「学富五筐」。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