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为改善我们的生活和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轻松做了很多工作。它的优势在于对自然界中发现的模式进行建模并通过数学方程式做出某些预测。为此,它将自然现象分类并划分为电荷、质量、自旋、时间、空间等属性和常数。为了进行这些分类和划分,科学将这些属性和常数客观化,无论它们在现实中是否客观。自然。正是由于这种客观化,我们无法知道属性和常量本身。换句话说,科学只能告诉我们诸如电荷、质量、自旋、时间、空间等常数之间的关系,而不能告诉我们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
意识似乎是科学家一直试图适应客观现实的科学模型的另一个属性或常数。同样,他们已经开始将其分解为可观察的现象或大卫查默斯所说的意识的简单问题,即区分、分类和对环境 ... 作出反应的能力、注意力的焦点、对行为的刻意控制,清醒和睡眠之间的区别等等。然而,对于他所谓的意识的“难”问题,即为什么有些生物体是经验的主体,还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为什么感官信息的意识存在呢?为什么存在感质?为什么要体验主观成分?为什么我们不是哲学僵尸?
看来,意识是最本质的主观体验,科学唯物主义的坚定信徒大军现在开始着手将其简化为可客体化的属性或常数。结果,我们最近看到了大量奇异的理论,例如意识的相关性、综合信息、全球工作空间等,这些理论以一种近乎宗教的狂热呈现,它们实际上是真实的,时间会证明它们是正确的。
我认为这说明,在历史上最成功的科学理论量子力学问世 90 年后,我们在证明任何客观现实确实存在方面几乎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就好像上一个时代的唯物主义信仰体系继续在这些狂热的科学家们的头脑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些科学家们试图将一种典型的主观体验客观化。他们实际上相信现实是客观的,并且可以在没有自己主观参与的情况下观察它。可惜这么多聪明人在科学唯物主义的改变下牺牲自己。伙计们!我们已经超越了量子时代,进入了信息时代。你现在不应该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事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