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天的黑与白 趣说北京丨回忆!关乎温饱

雾霾散去

天空放晴

现在北京的天气

用一个词形容

冷清

诸位小伙伴家里的暖气都热乎了吗?

没热的请拨96096

热了的搬好小板凳

听小编说说过去北京过冬的事儿

咱们一起怀个旧

提问

到了冬天

什么东西一买买好几百块

什么蔬菜一囤囤好几百斤

(家里有老人儿的可以回去问问,

也不远,

也就十几二十年前吧)

回答

蜂窝煤 大白菜

先说煤!

在过去,京城老百姓一年四季过生活主要靠烧煤,取暖、做饭、烧水都离不开煤。特别是到了冬季取暖,用煤量更是猛增。因此煤炭经营网点遍布大街小巷,城区每个街道都有煤厂。为了保证及时供应,运煤车甚至都可以走禁行线。

从煤球到蜂窝煤

最开始,百姓取暖烧的是煤球。但煤球缺点太多,乒乓球大小的煤球,燃烧不充分特别耗煤。煤球炉差不多每天升火一次——费柴,此外还会产生大量的炉渣。

从1957年到1958年,北京大力推广燃烧效果更好的蜂窝煤。到1988年,既能省煤又能减少污染的蜂窝煤已占供应量的81%,这一年,市场上的煤球已经不好买了,经常是跑几次煤厂都没货。

买煤 买没!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买煤那是要凭本儿的(定量供应)。光有本儿还不够,那只证明您有买煤的资格。要想买到煤,那得靠抢!每当“开始售煤”的告示贴在胡同口,消息便会传遍各家各户。碰上供应紧张,居民半夜三四点就得去排队预定。煤厂月初收煤款,最快也得半个月后才能把煤送到您家。

煤呢?没了

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燃煤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1998年起,北京先后实施包括强制推广使用低硫优质煤等多项改善环境的措施。

进入新世纪后,为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市政府做出决定:改变北京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建立市场化的优质能源供应体系。2001年,北京民用煤用户从顶峰时期的200多万户降到60万户,民用煤供应量也从200多万吨减少到不足80万吨。

2015年12月底,随着30万户胡同居民全部“煤改电”,东、西城的居民再也不需烧煤取暖,最后9家煤铺告别了老城区。

再说菜

说完了“温”,再来聊聊“饱”

当“双11”你疯狂血拼的时候

四九城里的大爷大妈们也没闲着

他们在干嘛?

囤冬储菜啊

一般家庭

来上三五百斤的那都不是事儿

怪不得南方的朋友会生出

“我们买菜买一顿,北方人买菜买一吨”的调侃

在过去

准备冬储大白菜那可是北京城过冬的一景儿

城里到处都能看到码放整齐的大白菜

北方的冬天寒冷漫长

新鲜蔬菜供应又不多

易于储存吃法多样的大白菜

自然就成了咱老百姓看家菜

存储有讲究

几百斤大白菜拉回家后,先摊开晾晒,

然后存放起来。

住楼房的用报纸包好“锁水保湿”,

一颗颗整整齐齐地立在楼道里。

住平房的,有人还会专门在院儿里挖个菜窖。

吃法最多样

炖煮、醋溜、腌菜、凉拌、吃馅儿

一颗大白菜在各家“掌勺”的巧手下

生出各种各样的美食

让冬天的餐桌变得丰富

成为几代人关于冬天的记忆

“刚需”变“情怀”

随着时代的发展

买冬储菜早已不是过冬的“刚需”

更多的变成了一种仪式、一种念想

“买不了几百斤,多少来上两颗,

心里踏实了,回头下雪也就不出门了”

一句话

我们买的不是菜,是情怀!

(TIPS:过年懒得买水仙的,

窗台泡个白菜帮子也OK!)

本期趣说北京就到这里

您还有哪些关于北京冬天的记忆

欢迎留言分享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