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科瑞为1.1类中药复方制剂研制渐热研发路径逐渐明确

“1.1类 新药 ( 中药 复方制剂)仍是研发热点,利用人体经验数据支持注册的情况开始出现。其他来源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开发目前应用较少;1.2类新药(中药材提取物、制剂)的开发正在逐步开展,研发路径逐渐清晰。” 上海中医药大学张雷教授结合近年来中药新药IND申请情况介绍说。 从企业IND申请状况来看,盈科瑞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天桂簪缨颗粒、芪菊颗粒、金莲消风颗粒、小二白止痛颗粒、理中消痞颗粒等5个1.1类中药新药已获批 临床 ,涉及妇科、儿科、消化系统、皮肤科、五官科等。

“创新药主要有两类。一是原始创新,包括中药的新成分、新靶点、新机制、新剂型等;二是剂型(及其他改进)创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迭代产品可能会有更好的结果。”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北京盈科瑞创新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宝贤先生表示。

此外,张雷教授进一步补充道:“改进型新药的研发主要以2.3类(新功能、新适应症)为主,改进剂型、给药途径的品种逐渐增多。此外,已有2.4类(工艺改变)新药的申请,其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值得关注。3.1类中药新药(经典方剂)的申请数量明显增加。除抗疫品种外,2.4类新药(经典方剂)的申请数量也明显增加。” 3.2 经典名方衍生新药值得期待。”

根据不同质量的人体经验数据,杨忠奇院长分享了几种中药新药研发路径:1、没有人体经验基础,走常规临床 试验 路径;2.人类经验数据证据较弱,但可以为后续临床研究设计提供依据,需要先进行探索性研究,然后进行验证性RCT;3、高质量的人体经验数据,且研究结果为阳性或呈现明显的阳性趋势,可直接开展后续验证性RCT;4、高质量的人体经验数据,且研究结果为阳性或以上,若有明显的阳性趋势,后续可直接进行验证性PCT;5.基于以往人类经验数据的临床研究获得的证据支持注册;6. 从前瞻性研究中获得的证据支持注册;7.基于既往人类经验数据的临床研究获得的证据不够充分,前瞻性研究需要增加证据强度来支持注册。

成分分析、组方配伍研究,打开中药复方“黑匣子”

中药复方是中医辨证用药、防治疾病的主要形式和手段生活网报道,也是中医药研发创新成果的重要体现。 然而,中药复方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 探索新策略、开发新技术、揭示中药作用机制和药效物质基础,是创制中药新复方的根本前提和基础。

“虽然全球已发现超过30万种活性天然化合物,但仍有大量高活性天然化合物尚未开发成新药,这主要是受到类药性和成药性问题的影响。”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教授、原院长张志荣表示,影响天然化合物成药性的主要因素是毒副作用大、膜通透性差、稳定性差。 和其他技术可以提高天然化合物的成药性。

谈及中药复杂系统的综合分析策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药首席科学家郭德安教授提到了“化学-代谢-生物学”三位一体的系统分析方法,即发现化学成分、澄清内在成分、确认药用成分。 通过多维多利、离线在线色谱-质谱联用、液相-核磁耦合等中药成分分析方法,解决了中药成分数量多但含量低、分离鉴定困难的瓶颈; 发展中药进入体内成分代谢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结合质谱等光谱技术,阐明中药成分进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情况; 制定覆盖疾病过程的中药有效成分多层次评价策略和技术方法。

从真实案例出发,揭示中药复方制剂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或许会给从业者带来更多启发。 张志荣教授介绍,中医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高脂血症具有独特优势。 松龄血脉康胶囊是基于“同治血管”理念而创制的新方。 首次开发新鲜松叶作为药材,并以此作为君药。 方中加葛根、珍珠粉。 通过活性成分导向方法、血清化学方法、基因芯片等,揭示了降压降脂胶囊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阐明了处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临床研究表明,该胶囊对降血压、降血脂有一定 疗效 ,治疗高血压显效率达61.26%,有效率达84.11%; 降脂显效率40.8%,有效率78.6%。

“皮肤有毛囊、皮脂腺、汗腺等附属物,一般透皮给药需要突破皮肤角质层,而囊泡凝胶可以解决皮肤渗透的问题。” 张宝贤董事长分享了马钱子囊泡凝胶的研发过程。 盈科瑞通过提取、分离、纯化,得到士的宁含量约80%、士的宁含量约5%的有效部位,并将其包裹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中,制成囊泡凝胶剂型。 该项目是国家“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并直接纳入“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项目。 它于2018年获得临床批准,目前正在进行I期临床试验。 主治为寒痹引起的膝骨性关节炎疼痛、肿胀。

合理设计临床方案,助力中药新药研发

新药从研发到批准,一般需要经过临床前研究(药学研究、药效研究、毒理学研究)、临床研究(I期临床、II期临床、III期临床等)、FDA批准/备案等阶段。 在新药研发过程中,临床试验方案的设计非常重要。 是否适当,将决定临床试验能否通过伦理委员会、能否达到试验的预期目标、试验结果是否准确可信、结论是否可靠等。

“一个好的临床试验方案设计需要同时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方案的制定需要申办者、研究人员、流行病学家、统计学专家、GCP专家等各方的参与。”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临床试验机构主任袁伟安先生说。

在中药新药临床试验方案设计过程中,有几个关键问题值得关注:

1.临床试验设计应遵循控制(有参考)、随机(机会均等)和重复(足够样本)的原则,这是减少临床试验偏倚的基本保证;

2. 选择合适的临床试验设计类型,包括平行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组序贯设计、负荷设计、量效研究设计、伞式设计、篮式设计、真实世界研究等;

3.明确中药的临床定位,包括治疗疾病、缓解症状、临床前使用、临床前疗效研究;

4.受试者的选择和退出,制定受试者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退出标准、排除标准等;

6、样本量的确定通常根据试验的主要指标(疗效和/或安全性终点)确定,同时应考虑试验设计的类型和比较类型;

7.给药方案,包括剂量、方法、疗程、联合治疗等;

8.疗效指标观察与评价,包括疗效观察指标、主要疗效和次要疗效指标、中医证候、疗效指标观察时点等;

9.安全性指标的观察和评价,包括所有不良事件、一般体检、实验室检查等。

结语

在中医药“三合一”评价证据体系下,推动建立与中医药临床定位相适应、体现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疗效评价标准,正在成为新时代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创新路径。 在此背景下,创新中药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龙头企业或将持续受益。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